导航

“白色垃圾”别让美丽乡村再“哭泣”

 2018-02-07 09:24  来源:昭通新闻网

昭通新闻网讯(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念敏) 最近,记者到某农村调研,听到一句让人惊讶咋舌的话语:“我们这里的垃圾,都快淹到家门口了,能帮我们想想办法处理吗?”或许,话语里带有一些夸张的成分,然而,又陆续接到群众反映,村庄上游沟渠、河道的垃圾顺水而下,堵塞了下游水渠、河道。

      眼见为实,说得没错,短时间内,记者就拍摄到很多“白色垃圾”污染的照片,垃圾或被倾倒在灌溉沟渠里,或在公路边,或在山坡上,或在田野里。起风时,“白色垃圾”便随风飞舞。看到这些,记者似乎听到了村庄“哭泣”的声音。

      记者一边调研,一边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在中国西南方向的农村地区,这样的“白色污染”现象随处可见,且有越演越烈之势!这些所谓的“白色垃圾”不外乎都是一些一次性的塑料袋、食品(物品)包装袋以及农村地膜,也就是在两三年内难以降解的塑料废弃物。它们被倒在沟渠里,顺水而下,流入江河、湖泊,污染水源;在田地里,破坏土质,致农作物减产。显然,城市“白色垃圾”正悄然入侵,肆虐着我们的美丽乡村,并影响到群众自身的生产、生活。

      但话说回来,这些塑料物是当地村民们随意倾倒的,提出问题的也是当地村民,是否有些自相矛盾呢?对我们当地的村委会、村民代表以及我们的农村党员们来说,有没有思考过,自救过,保护过我们的生活、生产环境,制约“白色污染”在乡村的蔓延,抵制超薄塑料制品入侵乡村呢?

      其实,村民制定村规民约,相互监督,让大家养成不随意倾倒垃圾的好习惯,简单易行。没有建垃圾房(池)的村落,村民携手共建,以便分类降解处理垃圾, 或者集中运往垃圾处理厂,都不是难事。相关的管理部门要加大环境整治监管力度,设置相关的评先评优激励机制。

      再则,从市场监管来说,按照“限塑令”要求,相关部门严控不许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对于广大农村大面积使用的塑料薄膜(地膜)来说,厚度也应在0.008毫米以上,这样既可以为农作物保暖、保湿,利于增产增收,还可以重复使用,减少污染。

      从宏观层面来说,国家或地区可以制定相关的塑料回收政策,利于废弃塑料的回收,二次利用。然而,让我们不愿看到的是,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塑料购物袋的使用情况与出台9年多的“限塑令”初衷相差甚远,一次性塑料购物袋随处可买,随处可获,这值得我们深思。

人类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8年2月5日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其中提出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到2020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这对广大农村群众是一次非常有益的警醒,不随意倾倒垃圾,杜绝“白色污染”,就是不给后人留下遗憾而是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

审核:   责任编辑:聂孝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聂孝美
标签 >> 杂谈 环保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