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一次“失信”十次“诚信”打折

 2018-01-22 15:24  来源:昭通新闻网

◆李云飞


古人云: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无故失信自毁诚信,被人看作人品有问题。特别是重要的事,一次“失信”十次“诚信”打折。

一些人失信于人总推说“记性不好”。真是这样的吗?奇怪了,找别人办事却记得牢牢的,有时还会紧紧催逼。这又是为何?说白了,这些人就是“不上心”,没把别人的事当回事。这样的人,一旦“失信”养成习惯,要命的事也会“忘记”。这种恶习一旦形成,终身难改。这样的人还会被人尊重吗?只会被人“遗忘”,自误前程!

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人并不少,一些人信誓旦旦地对人承诺:你放一百个心,这事包在我身上,一定帮你办得妥妥帖帖的,你不满意都难!结果呢?转身就忘了,哪还记得你托办的要命事。事后,这些人一句“记性不好”就想了事,了得掉吗?从此,这些人在别人眼里就是“歪货”,再也不敢委之重托。

一些人的“失信”还常常以“假话”敷衍他人,“我一直记着你的事,只是这久太忙,抽不出时间,要不早办好了。你再耐心等几天,办好了给你回话”结果呢?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哪有什么回话,让你的“心”一直在等待,最后以失望告终。最可恶的是,一些人还以“假话”表功,“这事我帮你跑了无数次,腿都跑细了,就是找不着人。你别急,我会继续找下去的,一定帮你办成这件事”结果呢?也是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就是不见动静。这样的人让你直呼交友不慎,让你自我埋怨:真是看错了人。这些人“失信”成了惯性,都不觉得自己有多么糟糕,也就在一次次“失信”中变成别人永远“失望”的人。渐渐地,这样的人被动地自绝门户,没人与他往来;渐渐地,这样的人开始无足轻重,成为别人偶尔想起来的可悲谈料。

德性不好,还有什么德行可言。不少人找人办事,特别是找不了解的人办事,事先都要打听这些人的“德性”,寻求是否是“歪货”的答案。好口碑与坏口碑都会一传十、十传百,让人睁大眼睛识别人,最后才敢做出选择。工作中“失信”的人也不少,一些人的“失信”还是故意的,也有原因。一位乡干部说,没办法,有的领导就喜欢听“是”,不喜欢听“不”。他说,回答一个“不”就可能招惹麻烦,废了自己。他感叹地说,好些事,自己明知办不了,在这些领导面前,也得表态“没问题”。“有问题怎么办呢?”“有问题再说问题的事,给了领导面子,一般都会理解的!”听下来,这种“失信”还是领导“逼”出来的。难怪,一些领导陪同大领导视察,虽心里明白好些事办不了,但还是希望下属现场作“豪言壮语”表态,其目的就是讲给大领导听,让大领导心花怒放,感到强将手下无弱兵,皆大欢喜,获得重用。至于以后的事,以后再说,人走茶凉,谁还记得。

不管怎么说,真的假不了,假的不会真。呼唤诚信社会,就要从“我”做起,以信立命,才可能一诺千金,走好小康路,实现中国梦!

审核: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李丽娟
标签 >> 杂谈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