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8-01-09 17:022017年9月28日,横贯东西、连接云贵川三省的重要通道——昭通市大山包一级公路建成通车,使昭通路网结构更加完善,推进了昭通“交通+产业”的深度融合,极大地改善了沿线群众的出行条件,将有力带动沿线6个乡镇39.88万汉、回、彝、苗多民族群众脱贫致富。
昭通现有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的深山区、边远山区、干旱缺水地区、资源匮乏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山高坡陡、气候恶劣、生态脆弱,近30万人生活在丧失基本生存条件的地区。综合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瓶颈制约极为突出,是昭通发展的“六大短板”之一。
长期以来,贫困地区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制约,经济发展速度十分缓慢,外界资金进入困难,当地优质产品难以运送出去,昭通贫困地区无产业,导致通电难、通水难、通邮难、看病难、读书难等一系列社会性难题。
近年来,市委提出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实施脱贫攻坚、交通先行、产业培育、新型城镇化、教育兴昭、生态文明“六大战略”,推动形成“一圈一区一带一廊一门户”发展空间布局,把昭通建设成为滇川黔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区的重要门户、中国面向南亚和东南亚开放的重要经济走廊、中国西部新型载能产业和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基地、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中国西南新兴旅游目的地,吹响了全市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锋号。
昭通是集贫困山区、革命老区、地震灾区、民族地区、移民库区为一体,2.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24个民族600余万人,是我省和国家确定的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贫困人口居全省第一。截至2015年底,全市有133.67万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23%,贫困发生率为25.71%,比全国、全省分别高16.99个和10.22个百分点。
为确保交通扶贫目标实现,昭通市将交通先行提升到最关键的战略支撑高度,列为全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攻坚。把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作为交通扶贫主战场,统筹整合各方力量,积极创新机制举措,强化责任落实,全方位打响了交通扶贫攻坚战。
通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目前,昭通脱贫攻坚路网结构更加完善。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加大投入,“十二五”完成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396.7 亿元,是“十一五”的 3.9 倍。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7555公里,昭通至昆明、重庆、成都实现全程高速化。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普通国省道为基础、县乡道为支撑,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的公路网结构初具雏形。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城乡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深入开展“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14482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82%。
建制村通硬化路率、通客运率、通邮率分别达100%、87.5%、93.3%。推进“互联网+农村客运+寄递物流”融合发展模式,繁荣了农村经济、促进了产业升级、加快了信息传播和对外交流、改变了农村群众生活方式,转变了思想观念,提高了农村群众生活质量。交通辐射作用更加突出。
“公路通、百业兴”。交通扶贫与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2017年累计投入交通扶贫资金290亿元,实施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370公里,促进了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贫困地区脱贫道路越走越宽。乡村交通发展条件更加完善。实施交通扶贫工程,打通了一批通村路、街道路等连接线,有力带动了特色小城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加速了新型城镇化步伐,促进了道路运输快速发展,加速了人流、物流在城乡间的流动,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
初具雏形的交通网络在全市脱贫攻坚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先行官”的作用。近年来,我市以“133”(以群众工作为主线,坚持脱贫攻坚以人为中心这一根本,把握“精准、统筹、务实”三个关键,实现“思想、工作、情感”三个认同)脱贫攻坚思路为统领,积极探索“交通运输+扶贫+旅游+产业”交通扶贫模式,健全机制,强化措施,攻坚克难。
围绕打造“滇川黔渝交通枢纽”目标,制定了《十三五综合交通规划》《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交通扶贫行动计划》,将交通扶贫目标、任务、责任细化,政策措施、项目、资金、任务具体化,用规划引领交通扶贫各项工作。规划储备了20个重点项目,10余个重点项目进入部、省规划盘子。狠抓高速公路地方标准制定,建立起了一套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和昭通山区实际的高速公路标准体系,为交通扶贫提供了规划体系和技术支撑。
把交通重点项目建设作为交通扶贫的总抓手,突出“质量、进度、安全”三要素保障,严格落实“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追”“一月一督查一通报”和重点项目调度制度,推在建、保开工、促前期。
着力构建“一环两横四纵六联络”高速公路网
围绕“融、建、储”三个重点,高位强势推动高速公路建设。规划建设的12条高速公路已开工10条708公里,位居全省之首。镇七、沿江2条高速公路将于今年上半年开工建设。鲁甸至巧家、彝良至岔河、威信至彝良、永善至盐津至筠连4条高速公路纳入全市高速公路加密网规划。
国省道改造稳步推进
加快提升联网通畅水平,区域间、城乡间联系更加紧密。省交通运输厅下达全市国省道改造项目9个943.3公里,大山包一级公路、玉碗至三江口建成通车,其余6条加快推进,鲁甸新街至通阳大桥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2017年国省道改造完成投资31.46亿元。鲁甸6.5级地震68个交通基础设施恢复重建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灾区群众交通获得感明显增强。
水运项目建设有序进行
着力构建“一线四港九码头三转运”水运网,水富港扩能改造工程于2016年启动,目前正在加快推进水富港联络线和中嘴作业区建设,水富港扩能改造及联络线工程2018年建成投入使用。累计完成投资9.04亿元,占总投资24.6亿元的36.7 %。水富至宜宾高等级航道整治获得四川省发改委批复。向家坝至溪洛渡航道提级改造初步设计获云南省发委批复,正在开展施工图设计等前期工作。
物流园区枢纽站场建设有序实施
着力“构建129客运站场体系和138物流站场体系。昭通交通产业园进入“三通一平”建设。水富物流园区纳入水富港规划建设,镇雄、昭通北部物流园区选址确定。昭阳南部中心客运枢纽站基本完工。大关、镇雄客运站建成投入使用。彝良县正在加快建设,鲁甸、巧家、盐津、永善、绥江、水富县城客运站项目选址确定。完成农村客运站项目111个、农村客运招呼站524个。
昭通交通扶贫历史欠账大、建设任务重、资金需求量大,只有采取超常规手段和措施,方能完成各项建设任务,缩短与周边市(州)差距。我市创新机制抓行业改革,加大简政放权、放管服改革力度,市级交通运输主要负责“规划设计、标准指南、指导服务、检查督促”和“县县通高”职能(简称“4+1”职能),集中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率先探索实施市县(区)运政、路政和公共客运合署办公。实行海事、航务、港务、航道、航校等5家单位合署办公,一套班子五块牌子,整合了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
创新平台抓融资,树立“有多少事找多少钱”的理念,大胆探索创新投融资模式,采用PPP、BOT及政府注资+社会资本+施工+股权回购等方式破解建设资金难题,大山包一级公路成为全省首条“PPP”模式建成的一级公路。目前,交通扶贫各项资金到位381.245亿元。与银行达成融资意向860亿元,其中367亿元正在报总行批准(工商银行257亿,中国银行110亿),为交通扶贫提供了资金保障。
创新机制引进人才,树立“有多事找多少人”的观念,制定特殊人才招聘政策,高薪引进高端人才8名,成立交通院士、博士工作站,为交通扶贫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创新模式抓农村公路建设,将农村公路建设事权下放至县(区),积极推广“一事一议”建设模式,压实县区主体责任,明确市县乡村四级职责,完善工作机制,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的积极性,促使农村公路建设成本下降10%,建设工期缩短3个月,质量、进度、安全及综合排名明显提升。全市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14482公里,占公路总里程82%。
立足脱贫攻坚、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以交通基础设施完善促进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脱贫。
围绕水电移民工程抓交通扶贫。与三峡集团协调沟通,抓好白鹤滩电站建设库区还建公路谋划,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有效解决移民群众脱贫、移民群众出行问题。
围绕革命老区谋划交通扶贫。制定了《镇彝威革命老区交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加快革命老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高速公路3条(宜毕、宜昭、昭泸)360.5公里,目前3条高速公路全面开工建设,受益人口约420万人。G352彝良至牛街公路建设有序推进建设。
围绕易地搬迁、旅游、产业抓交通扶贫。实施易地搬迁、旅游、产业路370公里,增强农村地区发展活动力。大山包一级公路建设就是一条交通扶贫与旅游、脱贫与产业发展相给合的成功典范。
围绕农民务工抓交通扶贫。依托交通重点项目建设,积极组织农民务工,助力脱贫攻坚。高速公路项目累计使用农民工12349人,其中昭通籍4344人,支付农民工工资4.456亿元。
强化民生保障。加快实施通畅工程。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硬化路率100%,12618个自然村实现通达,50户以上自然村5206个实现通达。实施溜索改桥项目44座,实施危桥改造和安保工程项目321个。所有县(区)通共交车,所有乡镇通客运车辆,水富县率先实现村村通客运。完成乡镇客运站建设调研,正在抓紧制定《百乡千村农村客运站点建设的意见》。探索”互联网+客运+货运+寄递物流”发展模式。主动适应道路运输发展新形势、新常态。客运班线“大改小”,7座车辆参与班线运营取得成功,实现“门对门”“点对点”运输,滴滴车与出租车实现一车两用融合发展,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完善物流服务网络。探索互联网+客运+货运+寄递物流,促进农村客运与寄递物流融合发展,促进快递物流向农村延伸,有效打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
如今,镇毕、昭乐、格巧、宜毕、宜昭、昭泸、都香、绕城等8条高速公路627公里正在建设中,大永、镇赫、镇七、沿江高速也将于近期开工;普通国省干线改造项目9个943公里启动建设,大山包一级公路、G213绥江三江口至玉碗、G213昭阳至江底昭阳段建成通车,G213绥江至木杆、S101昭通至永善、G352彝良至牛街、S302彝良至镇雄和镇雄至牛场65个项目加快推进,G356新街至通阳大桥、S201旧城至水田、G247盐津县城至豆沙关段3个项目即将启动建设。在建重要县乡道、通村硬化、溜索改桥(月亮湾大桥)等农村公路项目扫尾,50户自然村公路硬化工程抓紧实施;146个乡镇客运站完工111个,21个在建,14个正在开展前期;水富港扩能工程进展顺利,一期工程确保2018建成投用,其他水运基础设施项目积极实施;航空、铁路等项目加快推进……
随着大山包一级公路的建成通车,目前,龙树镇已建成万亩马铃薯种薯扩繁基地和万亩商品马铃薯种植基地;新街镇已建成林源千亩农业博览园、酒房洋姜基地……荞麦、冷凉蔬菜、黄牛、黑山羊远销省内外。
如今,在广袤的乌蒙大地上,沟壑纵横的山坡,峡谷幽长的山野间,一条条盘山公路横绕,一座座便民桥梁跃河而过……昭通脱贫攻坚的“大动脉”被逐一打通。昭通旅游特色小镇建设发展加速,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开发日新月异,易地扶贫搬迁旅游示范点建设有序推进,苹果、马铃薯、天麻、花椒,生猪、肉牛六大高原特色产品逐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交通兴,昭通兴。2.3万平方公里的乌蒙大地,600万昭通人民祈盼的幸福之路,即将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