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第一讲:怎样采写时政新闻-朱德华

 2016-04-13 16:34  来源:

我讲三点体会

一、什么是时政新闻?什么是高质量的时政新闻?

要写好时政新闻,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时政新闻?什么是高质量的时政新闻?时政记者的职责和使命就是写好时政新闻,如果连优劣都分不清楚,何谈写好时政新闻呢?

那么,什么是时政新闻呢?

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称为时政新闻。对区域性媒体来说,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组织在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政策研究、工作部署、工作推进等方面的新闻都可以归为时政新闻。

时政新闻的体裁包括:消息、通讯、新闻特写、评论、综述、述评、访谈、调查报告等。其中,最常用是消息、通讯和评论(社论)。

时政新闻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有很强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客观性。这个特点与常规新闻的特点是一致的。二是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这是与常规新闻最大的区别。这个特点决定了时政新闻的采写具有很大的政治风险性。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不小心就会铸成大错。用如履薄冰和走钢丝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三是内容科学严谨。稍有不慎就会给党和政府造成重大损失。

什么是高质量的时政新闻?是不是符合上述三个基本特点的时政新闻,就一定是高质量的时政新闻呢?不一定。因为高质量的时政新闻一定符合这三个基本特点,而符合这三个基本特点的时政新闻却不一定是高质量的时政新闻。高质量的时政新闻除具备一般时政新闻的基本特点外,还应该具有卓越的思想性、引人入胜的趣味性、扣人心弦的生动性、潜移默化的引导性、润物细无声的指导性。只有具备这些特性中的多个要素的时政新闻才称得上高质量的时政新闻。

时政新闻从诞生那天起,就肩负着三大功能:一是传递和阐释党和政府的正确主张;二是组织领导和团结人民群众;三是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好形象。然而,一般化的时政新闻是实现不了或者说实现不好这三大功能的,只有高质量的时政新闻,才能实现这三大功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长河中,各级新闻媒体较好地实现了时政新闻的三大功能,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十八大闭幕的时候,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与中外媒体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在肯定记者们对十八大的报道时说:“你们很努力,你们很敬业,你们很专业。”“努力”代表动力,“敬业”代表态度,“专业”代表质量。总书记的这番话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也使我们深刻地意识到,做好时政新闻任重而道远,不是简单应付得了的。

二、时政新闻的现状

时政新闻本与国人的政治生活息息相关。当官、种地、经商都需要从时政新闻中揣摩政治动向和政策走向。但是近年来,我们的媒体所播(刊)发的时政新闻却良莠不齐。中央级媒体好一些,特别是十八大以后,有明显的改进,正在从一般走向深度,地方媒体则有很大的差距。以我们自己主办的《昭通日报》来说吧,近年来读者对时政新闻的关注度每况愈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时政新闻呈现出了两种不良倾向:一是内容空泛,缺乏趣味性和生动性;二是结构千篇一律,模式化倾向严重,绝大多数时政新闻都跳不出“指出+强调”的套路。

这两种倾向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根本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少数官员不懂得时政新闻的功能和作用,不会运用高质量的新闻宣传来提升执政能力,热衷于“指出”、“强调”等官话热词,重视块头和程序而忽视了文章的质量,这客观上对从事时政新闻的记者产生了误导。第二,媒体的掌门人胆小,怕担风险,只重视减少政治差错,忽视了时政报道的质量,甚至自觉不自觉地利用稿件质量评定的指挥棒,鼓励了模式化写作。第三,记者缺乏敬业精神。有的记者开会或跟随领导调研,笔记都懒得记,拿到材料就离会,对会议的内容和领导的调研,不研究,不思考,只充当“录音机”甚至掐头去尾、断章取义,有的甚者照抄招搬,用别人的文章来嫁接改造,因为这样做要比兢兢业业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容易得很多。第四,记者的能力和思想境界不够,采写时政新闻力不从心。第五,媒体缺乏科学的激励机制,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甚至干得差比干得好获得的报酬还多。因为功夫下得越足,文章就越精炼,文章精炼了,字数就少,字数少了,稿费就少;功夫下得越肤浅,东扯西拉,文章就会越拉越长,文章长了,稿费就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记者是向好的学习,还是向差的学习?年轻记者容易迷失方向。

三、怎样采写高质量的时政新闻

(一)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质量高低的指挥棒,是提高新闻报道质量的根本保证。没有好的指挥棒,没有正确的风向标,写不好时政新闻,根本的责任不在记者而在媒体的领导班子。媒体的掌门人一定要勇于担当,带领班子成员认真研究,拿出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树立正确的导向,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才可能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素质高的采编队伍,从根本上扭转时政报道的不良倾向,才可能提高时政报道的质量,才可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建功立业,才可能使我们的媒体立于不败之地。

(二)把握好记者成长的每一个阶段

记者的成长分为抓新闻(初学阶段)——抢新闻(提高阶段)——找新闻(成熟阶段)——“养”新闻(品牌打造阶段)四个阶段。抓新闻阶段搞点模仿是无可厚非的,任何人学写新闻都是从模仿开始,关键是不能一味模仿。抢新闻阶段,不仅要勤奋,还要努力,善于研究,脱胎换骨。找新闻阶段是实现从“努力”到“敬业”,再从“敬业”到“专业”的跨越,练就扎实的写作功底,形成较高的思想境界。要写好时政新闻,从某种意义上讲,记者的思想境界不能低于被采访对象,有时甚至需要比被采访对象更高一筹。“养”新闻阶段,炉火纯青,游刃有余,准确把握新闻采写、发布的火候,是记者生涯的最高境界,应当成为记者的“新闻梦”,时政记者更应该作为毕生的理想追求。

(三)加强自身的政治修养和业务修养

①坚持阅读各级党报头版头条和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掌握国家的政治动向和政策导向;

②认真研究领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固树立真实、准确、客观、公正又确保导向正确的新闻报道思想;

③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国情、省情、市情以及县情、乡情、村情等,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

④多学文件,熟练掌握一度时期的中心工作,提升时政报道的针对性;

⑤研究被采访对象的思想理念和风格特点,善于对被采访对象的新观点、新观念进行论证,甚至对其观点的内涵进行丰富和延伸,提升思想境界。

(四)讲究采访技巧

时政新闻的采访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会议型;二是调研型;三是访问型。

会议型和调研型时政新闻的采访,要善听、善察、善记、善思。善听,就是养成认真开会的习惯,任何时候不走神,认真听领导讲话。善察,就是善于洞察主讲领导或调研领导的表情,对什么事情喜?对什么事情怒?对什么事情哀?对什么事情乐?喜、怒、哀、乐皆有新闻。有些会议,组织者不发材料,记者要聚精会神记录会议精神;有些会议虽发放了材料,但讲到动情处,领导会脱稿演讲,记者要善于记录领导脱稿讲述的内容,大新闻往往就在脱稿讲述的内容中。善思,就是边听、边记、边思考会议的主要精神和应该报道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边走、边听、边记、边思考调研领导与基层干部和群众的交流,在思考中提炼报道的主题。调研型时政新闻的采访,在善听、善察、善记、善思的基础上还要增加一个善问。要善于见缝插针,询问调研现场的基层干部和群众,尽可能多地收集与领导调研相关的背景材料,以备丰富表现主题之用。

访问型时政新闻的采访,要提前研究被采访对象,制作好采访提纲,设计好要提问的问题;接触采访对象后,要找准切入点,尽快切入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采访过程中要步步深入,破解谜底;采访完成之后要记下被采访对象的电话号码,为补充采访作好准备。

(五)选择好报道角度

报道角度的最佳选择,是写好时政新闻的关键之一。同样的新闻事实,报道角度不同,体现的新闻价值就不同。写时政新闻,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研究,挑选出能够体现最大新闻价值的角度加以报道。

   ①挑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关系最紧密的角度加以报道;

②挑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角度加以报道;

③挑以小见大的角度加以报道;

④挑读者关心、关注的角度加以报道;

⑤挑引人入胜的角度加以报道;

⑥挑发人深省的角度加以报道。

(六)提炼好主题

提炼主题是指从采访所掌握的新闻素材中找出一个最有新闻价值的主题思想来,以便整篇文章都围绕这个主题思想取舍材料、展开叙述。习近平总书记今年219日在中央三家主流媒体调研时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我们的时政新闻,如果没有一个好的主题思想,观点暧昧,是非不分,美丑不分,平淡乏味,那还能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职责和使命吗?主题思想的提炼是产生新闻精品的关键所在。而出精品又是新闻写作追求的最高境界。记者不能仅仅满足于提高上稿率,而应该时刻充满向最高境界冲刺的信心和勇气。认真研究,勤奋敬业,时政新闻也能写出脍炙人口的精品力作。

(七)表现好主题

1)筛选好事实。写时政新闻不能有闻必录、面面俱到,必须紧扣主题,忍痛割爱,删除与主题无关的事实材料。特别重要又与主题无关的事实,可另立主题,补充采访,单独成篇。

2)巧妙构思。构思就是在下笔之前确定一个恰当的组织结构。时政新闻的结构无定法,必须对不同的新闻事实进行量体裁衣。否则就会出现雷同化和模式化的倾向。时政新闻最忌讳的就是雷同化和模式化倾向。

3)善于运用相关的背景资料衬托主题思想。时政新闻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阐述道理的报道,既然要阐述道理,就离不开一些衬托道理的背景资料,记者要善于运用相关的背景资料,时政报道的主题思想更加鲜明、突出。

4)借领导人的经典语句画龙点睛。新闻要用事实说话,但也不排斥必要的恰当的议论。在叙述事实的基础上,如果议论得好,就如同画龙点睛,能使新闻主题思想更加醒目,更富有战斗力。时政新闻的议论,可以巧妙地借领导人的经典语句来实现。在运用画龙点睛的表现手法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议论要贴切,要恰到好处,不要画蛇添足;二是穿插议论时,不能用空洞的议论代替事实材料。

5)锤炼语言。语言枯燥,读来乏味,是时政新闻的一个通病。没有可读性,即使文章的结构、材料的选择都不错,也难以突出主题思想。语言的运用不是越深奥越华丽越好,而是通俗而不庸俗、朴实而不呆板、生动而不失真最好。

(八)制作好标题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俗话说,“看书看皮,看文看题,题好一半文”。文学创作如此,新闻写作亦如此。在时政报道中,标题对于主题思想的表现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标题制作应下足功夫。具体的制作方法,我《新闻实战艺术》一书中列举了20种,实际上何止20种,只要善于总结制作新闻标题的方法还有很多。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