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赵声良为你讲述敦煌艺术与中国传统绘画

 2017-08-18 10:03  来源: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又回到了这个以国学大师姜亮夫先生引以为自豪的故乡,能有幸把我多年来所致力的敦煌石窟艺术和中国美术史的研究介绍给父老乡亲,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啊!

记得读大学的时候,我就读到了姜亮夫先生的《敦煌伟大的文化宝藏》,这本书给我很多启发,它为我开启了一个特别奇妙的窗口,让我看到了《敦煌学》这个无限丰富的世界,也因此决定了我后半辈子的生命。

1984年,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如愿以偿到了敦煌,开始研究《敦煌石窟艺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随姜亮夫先生到国外参加学术,听到有外国人说敦煌在中国,而敦煌学在国外。当时我百思不得其解。而姜亮夫、季羡林先生等一批学者大声齐呼,要把我们中国的敦煌学发展起来,推动起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终于可以自豪地说,敦煌学是一门国际性的显学,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

敦煌离我们昭通很远,但是敦煌文化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敦煌壁画的资料在很多方面改变了传统绘画史的认识。不仅拓宽了中国美术史的视野,而且敦煌壁画资料还可以鉴别某些传说为隋唐绘画作品的真伪。所以我们应该学习敦煌文化的发展,了解其中的内涵,吸取敦煌艺术的精华,推动文化艺术的发展。

说起敦煌,也许有的人可能还没有去过,有的人可能已经去过很多次了。我们不能忘记姜亮夫先生三十年代远渡重洋,毅然放弃了获得博士学位的机会,赴法、英等国抄录敦煌卷子,作为我国敦煌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姜亮夫先生对敦煌学的奉献是不可估量的,先生曾说过,敦煌前面的历史,是非常重要的。

说到历史,也许有人会迫不及待想要了解敦煌历史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哪?敦煌曾是连接着东西方文化的“咽喉之地”。敦煌莫高窟所珍藏艺术珍品是中外交流的瑰宝,人们都把莫高窟称为甘肃的一颗明珠。敦煌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历史更是源远流长,从新石器时代的刀耕火种到两汉时期的归汉设郡,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几易其主到隋唐时期的闾阎相望,从吐番时期的大力弘佛到归义军时期的苦心经营、西夏元明清的日渐衰落,1000多年来。可以说敦煌展现出了中国各个不同时期的风貌。

敦煌彩塑融合了印度等中外雕刻艺术的优点,形成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佛教造像和审美风范。敦煌壁画总数达45000平方米,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特别是一千多年间没有断绝,各时期艺术都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中国绘画史。看了石窟壁画以后,富丽多彩,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建筑画、山水画、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当时劳动人民进行生产的各种真实场面等,艺术再现了10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再珍贵的艺术价值,也有着耐人寻味的历史故事。1900年初夏,敦煌莫高窟当时一片残破,无人看管,洞窟大多倒塌,被风沙掩埋,一片破败景象。经济萧条,地域荒凉,人们生活困难。莫高窟香客稀少,只有几个僧人活动,这些僧人并无看管洞窟的意识。看到神圣宝窟无人管护,受到严重的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使王道士(王园箓)自觉自愿担当起了“守护神”的重任。他四处奔波,苦口劝募,省吃俭用,集攒钱财,用于清理洞窟中的积沙,仅第16窟淤沙的清理就花费了近两年的时间。

王道士在清理出了第16窟后,雇敦煌贫士杨果为文案。杨果坐在第16窟甬道内,返身于北壁磕烟锅头,发觉有空洞回音,怀疑有秘室,就将此事告诉了王道士。于是夜深人静时,二人悄悄来到壁画前,把墙壁扒开。随着尘土逐渐散去,两人惊讶地看到从地面一直堆到房顶满满的经卷文书和各种佛像文物。王道士尽最大努力,做了他应该做的一切。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他都一一向当地官方报告了藏经洞之事,也为他们送去了可以亲眼一观的宝物,一些在当地为官者和相互有关系的官员多有得到,文人老爷们只是玩玩,没有一人重视。

敦煌发现藏经洞的事情国人虽不是太重视,但传入了外国人耳中,于是西方探险家开始疯狂的、破坏性的掠夺。首先是英国人斯坦因。斯坦因盗运文物走后中国的官方竟毫不在意。敦煌卷子流散于国外,自然是伤害了中国人的自尊心。起初,王道士对藏经洞看守得很紧,散失的卷子很少。但无论王道士怎么呐喊都无人重视。

直到1907年,当斯坦因把敦煌文物宣传于全世界之时,当朝命官这才懂得了其重要价值。但让人痛心的是,当时的中国人首先不是考虑如何的保护它,而是千方百计窃为己有。因此,一时间偷窃成风,敦煌卷子流失严重。1910年清政府作出决定,把剩余的敦煌卷子全部运往北京保存。在运送的路途中,几乎每到一处都失窃一部分。“十年浩劫”中,敦煌本地也曾有一捆捆经卷在抄家时被抄了出来,其下落可想而知。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挺身而出,才有了历史上第一次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动。

有一个外国人跟我说,敦煌壁画不像中国画,当时我听了很吃惊,于是跟外国人争论了许久。后来我才明白,我们中国有一个传统的中国画的概念,如果用我们传统中国画的概念来比敦煌艺术的话,我们会发现有很大的差距。

中国传统艺术存在两大系统,一个写实,是属于大众的、有用的艺术;另一个就是非功利的写意,强调个性。人们比较熟悉第二个系统,而唐代及以前的绘画,属于第一个系统。由于纸张不便保存,在敦煌石窟被发现之前,唐代及以前的绘画鲜有人知。但从前秦便开始开凿的敦煌石窟,却保留了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等时代的壁画。这些壁画,弥补了人们对唐代及唐代以前绘画知之甚少的缺憾。

魏晋南北朝时期,顾恺之、陆探微等画家成为绘画的主流。其主要特征是:一、注重“传神”,即“气韵生动”。二、技法上强调“骨法用笔”,行笔劲健。三、人物形象的“秀骨清像”,体现了当时的审美倾向。“褒衣博带”表现当时的贵族风度。顾恺之、陆探微一派绘画,随着北魏孝文帝改革而流行于北方,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因而也称为中原风格。中原风格在北魏晚期至西魏时期传入敦煌,在敦煌壁画中流行开来。

在敦煌石窟中,唐朝开凿的洞窟里,大量的壁画直接展现了唐画的风度。由于历史上中国画经常被临摹,博物馆里的画,往往会让人怀疑是否为原作。如果不看到真迹,就无法断定这个时代的艺术发展。但在敦煌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所有壁画都是真的,并且经过考古划分出了年代。

我们可以通过壁画里人物服装的飘逸,了解这个时代流行顾恺之这类画家气韵生动的画法。从北魏司马金龙墓棺板画 《列女图》可以看到儒家思想的教谕与宣传,从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图》、莫高窟第254窟《尸毗王本生》能感知唐时流行的写实画风。可以说,唐朝画家最好的作品在寺庙里面,是画壁画的,如果唐朝画家用纸画的,对他来说是小品,不是大作,他们的大作在墙上。唐朝最有名的青绿山水,在敦煌石窟也大量保存。

从《帝王图》第194窟、传阎立本《职贡图卷》等壁画,能直观感受到鲜活的古代社会生活。以莫高窟为例,第103窟的《拜塔图》,可以看到古代“五体投地”的礼仪,《帝王图》中能看到唐朝的帝王究竟穿成什么样,人们可以在第61窟壁画中的贵妇人身上,发现她们一样围丝巾,甚至,一千多年前就已经流行过露脐装。

敦煌壁画的高度写实,不仅浓缩了中古时期的服装形象史,更有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世象百态,敦煌石窟作为历史延续最长、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美的佛教艺术遗址,其独具特色的艺术以及其蕴含的价值,超越了民族界限,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但由于时代的发展经过千百年之后,那些寺庙纷纷就毁掉了,所以壁画几乎就没有保存下来,现代人看不到唐朝那些大画家的作品。我们如何来了解唐朝和唐朝以前的文化,现在只有经过敦煌壁画,于是敦煌壁画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敦煌壁画保存下来了,而且保存的数量很大,唐朝的洞窟在敦煌就有200多个,大量的壁画是很丰富的艺术财宝。

中国传统绘画经常被临摹,唐朝人画的,宋朝的照着临摹一个,结果唐朝的原著没了,宋朝的留下来了。如果我们大量看到临摹品没有真迹的话,无法断定这个时代的艺术发展。对敦煌来说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敦煌的壁画都是真的。因为如此,敦煌的真迹就是一个“标杆”,人们通过敦煌的壁画和博物馆的壁画来比较,就有一个标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敦煌壁画的价值就非常重要了。比如,魏晋南北朝是一个中国绘画兴起的时代,有一些重要的画家出现了,但是找不到他们的真迹了,于是专家可以通过敦煌追根溯源。

敦煌壁画中有表现佛经故事的,其中出现了很多山水画。虽然这不是纯粹的山水画,而是一个佛经故事的背景,但这其中正是中国画的特点。我们到印度考察,印度也有石窟,也有壁画,印度人不画山水,把人画出来就行。敦煌壁画正是中国人的特点,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中国人的传统。敦煌壁画就把这个山水画的传统放到壁画里面,也就是中国人在改造佛教艺术,把它变成中国式的。

山水图像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也在壁画中有所呈现,特别是唐代壁画中的山水画色彩丰富,数量众多,弥足珍贵。例如现存的绘画作品:北宋文同的墨竹——似与不似之间,表现的是一种精神的感受,宋朝米友仁的《云山得意图卷》是对山水景物的欣赏,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绘画中往往把人物放在一定的山水背景中来表现,寓情于景,也是文学艺术中最流行的手法。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审美意识中一个最有特色的方面。

实习记者 聂孝美 整理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