桧溪中心校:勇立金沙江畔的教育明珠

 2016-12-25 12:22  来源: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忠华 实现记者 唐龙泉飞 谭光吉 文/图

百年积淀、蒸蒸日上,自力更生、自成特色,内涵发展、教育示范,师生融和、欣欣向荣。用这4组词来概括永善县桧溪镇中心校真是名副其实……

如今的桧溪中心校,已是“昭通市学校内涵发展项目示范学校”和永善县重点打造的“教育教学常规品牌学校”,2008年以来,综合量化考核连续八年位列永善县同层次小学的榜首。

百年积淀 造就浓厚的文化氛围

“桧溪,以前是金沙江航运和通省古驿道上的必经之地。如今也是两省六乡镇交汇地,历来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桧溪镇党委书记喻凤琦自豪地说。据了解,雍正年间这里仅是一所私塾,乾隆三年后,先后更名为“义学馆”“桂馨书院”“永善县北区公立第一初等小学”“永善县第五区桧溪公立高等小学”。

永善本土历史上记载着这样一段文字,“一九四八年到一九四九年间,党的地下工作者胡仁惠、孔繁林(孔晓)、郑思善(万超)、钟毅(大勇)、王齐军(钦泰)等先后到当时的桧溪小学以任教为掩护,传播新文化、新思想,开展革命工作,宣传党的主张和革命思想,发展“民青会员”、“农翻会员”,组织革命力量,开展武装反霸斗争。作为革命的摇篮,学校沉淀了不少浓厚的文化光辉。

再把目光投向人才培育上来,解放前,李思迁、李泽生、张洪勋(同济大学)、谢纯躬(四川大学)、邓沛军(金陵大学)、蒋永尊(西南大学)、蒋永彬(云南大学)、谢正尧、谢正忠等人先后从这里考入全国知名大学;解放后,陆林(云南省疾控中心主任)、温良华(作家)等名人从这里走出去。“可以说,从我们学校出去的莘莘学子不计其数。”桧溪镇中心校校长王增祥自豪叹道。

两百多年的时间,斗转星移。桧溪中心校办学历史、建制沿革几经多变。特别是1950年桧溪解放至今,学校经历了“中心校”到“教办”再到“中心校”的历史变革,历经了五年制到六年制的学制变更,全新的《课程标准》替换了落伍的《教学大纲》,破烂和落后终将被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先进的教学手段、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取代,“两免一补”的教育经费改革取代了一味向学生索取的方式,由之前的“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已发展到时下的“九年义务教育”。

现在的永善县桧溪镇中心校,坐落在永善县巍峨险峻的人头山下,碧绿平静的金沙江畔,环境别致、引人入胜。校园占地面积6515平方米,绿化面积1000余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3个,在校学生716人,专任教师39人。学校图书室、教学仪器室、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少先队活动室等一应齐全,是一所初具现代教育特色的乡镇重点小学。

自力更生 “桧小人”自成特色

自力更生、自成特色,是记者对这所古老又年轻的小学参观了解的最大感受。“我们校内有2处历史古迹,县级的,省级的。我们保护得很好。”永善县教育局副局长陆梅在校园建设发展上谈到,多年的文化积淀,学校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字一句读好书 一生一世做好人”的校训在教学楼正上方,桧溪镇中心校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在校园建设上,学校不跟风,以百年历史,创建了“学习型校园”“创新型师资”“课改型科组”“书香型班级”“温馨走廊文化”“书香班级文化”“个性橱窗文化”“校园长廊文化”等自成特色的本土校园文化。

走进桧溪镇中心小学,环顾校园周围,干净整洁,虽有一处教学楼正在修建但并打扰不了老师的认真教授、学生的朗朗读书声。校园的各项文化建设,学校鼓励全校师生自己动手,不仅促进了老师和学生间的融合关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和文艺相互促进,发展实实在在的素质教育。2016年,桧溪镇中心校获得“昭通文明单位“的称号,与自成特色的校园建设理念是息息相关的。

在经费投入上,桧溪中心校秉承“节约、高效,用到实处”的宗旨,用好每一笔资金,不乱花一分钱。怎样自力更生发展?陆梅是这样告诉记者的:“中心校很少向教育局索要项目经费,很多时候都是自己筹集资金,能够自己做的绝不花一分钱请别人做。”“像这次精神文明创建复评会议视频材料,当听说请外面人做需要花费一万元左右时,中心校几位老师主动要求自己做,连夜加班几天。最后给学校省了不小的一笔费用。”桧溪镇党委组织委员肖义芬补充道。

“我们是从非义务教育收入中支出。”针对大笔的校园设施设备建设,从与桧溪镇中心校校长王增祥交谈中了解,桧溪镇中心校不仅包括小学教育,还有桧溪镇幼儿园教育。桧溪镇幼儿园,规模较大,全校578名学生,幼儿园学杂费是桧溪镇中心校校园建设的主要资金。

内涵教育 创立“三五课堂”教学模式

“王校长是一位好校长,语言朴实,从不夸夸其谈。在校园走一圈,大家都对他敬重,可以说在学校里王校长已经形成了一种威慑力!”桧溪镇副镇长肖贞华是这样评价桧溪镇中心校校长的。

桧溪镇中心校的发展,与学校百年积淀而成的深刻的教育思想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分不开的,更是当代“桧小人“秉承传统、兢兢业业、执着追求的结果。一所好的学校,与学校的管理者分不开,特别是需要一位为学校着想的校长。领导班子集体精诚团结、勇于开拓、锐意进取让奋进中的“桧小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达标”的超常规发展思路,狠抓过程管理,使学校管理工作更加民主、科学、高效,努力创建和谐校园。

作为桧溪镇中心校的校长,王增祥,在教育路上整整走过了38个年头,他引领全体教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模式。多次外派教师到昭通、威信、水富、盐津、县示范学校及省外等地观摩学习,汲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优质的教学技能,全力打造了一个勤劳刻苦、积极学习、乐观向上、不甘落后、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的教职工团队。“武汉长青小学‘主动教育、学练结合’及“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让我有很大感触”,问及创立的“三五课堂”教学模式的启发时王增祥是这样回答记者的。

桧溪镇中心校领导班子深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重要性。经常利用开会和课余时间给老师们上“政治课”,让大家永葆党的青春活力,保持一颗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心态,“不忘初心,继续向前”。工作安排上,物尽其才,人尽其用,严格要求,说一不二,言必行,行必果。各项措施上,是先民主,再以铁的手腕执行下去。生活上,职工之间关爱有加,氛围融洽。

“三五”课堂教学模式,是王增祥与桧溪镇中心校全体教职工结合学校自身,立足现实,反复实践的教研成果。“三五”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让桧溪镇中心校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从2008年到今年(2016年),综合量化考核连续八年居永善县同层次小学的榜首。“改革前,一般是我们老师讲得多,学生主动太少;改革后,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合作的学习,积极的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互动性更强。”桧溪小学教导主任陈昌洪老师表达了“三五”课堂教学模式的成功之处。

2014年,列入昭通市打造学校内涵发展项目学校以来,桧溪镇中心校一直做着表率。2016年的全市内涵发展教育教学片区交流会示范点,桧溪镇中心校是其中之一。“我们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要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陆梅表示永善县在留住老师上花了不少功夫,除了外出学习,县政府更是在工资待遇上倾斜政策。

德育先行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工作可以说是桧溪镇的重点工作。“我校历来十分重视学校德育工作,扎实做好常规教育基础上,积极推进德育生活化,引领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说起德育工作,王增祥是头头是道:“倡导学生‘捡起一片纸屑,净化一次心灵,升华一次人格’,呼吁学生美好的环境与美好的心灵相映成辉。以身作则的践行这些德育工作,让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德育发展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中,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这对于一所小学来说尤其重要。

近年来,中共中央和教育部《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文件要求,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发展为本的原则,将基本道德素养培养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抓手,研究规律,讲究操作,注重实效,使德育教育向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迈进。

桧溪镇中心校严格落实文件精神外,更是把德育工作作为本校发展的重头戏。从桧溪镇中心校副校长周鸿了解到,学校首先是为全校树立一种为全体学生提供服务的观念,给学生的生活、学习、生理、心理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帮助学生自主认识、实现自我成长。

“我校每位教职员工做到积极主动、耐心细致地关心每一个学生,这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必备的责任使命感。更要把德育工作形成一种合力,树立了德育教育无小事,人人参与,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使学校的每一个教育活动都能体现德育教育的育人功能。”王增祥坚定的说。

桧溪镇中心校通过对班主任的培训、考核、评优等途径,提高全校班主任的整体素质,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精干实效、开拓进取的班主任队伍,培养出了一批模范班主任。进而掀起“学先进,争创优秀班级”的活动高潮,对德育工作,发展素质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桧溪镇中心校不断在实践中发展,实践摸索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模式,一次次在实践中迈出第一步、第二步。一次又一次获得可喜的成绩:1988年获昭通地委、昭通行政公署“文明单位”称号;2004年被昭通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学校”;2007年被评为云南德育工作“先进集体”;2009年在“全国第四届少年书信文化比赛”活动中获“优秀组织奖”;2011年被评为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2013年七月在“云南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工程成果展示工作中获市教育局优秀奖”;学校从2008年至2015年连续八年在全县质量抽测中获同层次榜首和年终目标考核一等奖。涌现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更是不胜枚举。

“我们可以容忍硬件的不足、决不允许思想的滞后、理念决定一切!不走在浪潮的前头,就会被浪潮所淹没!”在永善教育工作汇报会上,桧溪镇中心校表达了教育发展的恒心和决心。正如王增祥所说的那样:“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我们必将不懈努力,不断创造新的辉煌。”这不正是桧溪镇中心校在百年发展中屹立不倒,更加兴兴向荣的原因吗。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