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6-08-07 22:36◆通讯员 田 明
盛夏,走进永善县茂林镇谭家营,火塘边烤熟的洋芋散发出诱人的清香,一个个雨后的露珠儿掉在松针叶尖。微风吹拂,松林里更加凉爽,吃一口山涧清泉,躺在林荫里,在蓝天绿水间,很快入梦在谭家营这个天然氧吧。
谭家营一个90年代把车前草当粮食吃的村庄,280口人靠吃野菜、背柴过日子,捡不着柴、吃不饱饭的谭家营是如何与脱贫抗争、走上致富路?笔者走进谭家营,回访当地群众得到了答案。
1985年,那时候没有电灯、更没有电器,煮饭全是用柴火。茂林镇甘杉村谭家营由于海拔高、过去长期砍伐树木,只剩下一片光光秃秃的山脊,十里不见一棵大树,砍柴煮饭就是一家人最重要事。
居住在谭家营的祖辈,每家都得用1个劳力天天去50里外的山上砍柴,一天两头黑也只能打回一背木柴,无论天晴下雨还是冰凌雪天从来不敢停息下来,但日子还得一天一天过,这样的困境怎么改变,出路在何处,如何解决成了作为社长谭德才心里绕不过去的坎。
穷则思变,1989年谭家营遇上永善县农村土地改革的机遇,当时的谭德才也当上了社长,他大胆地把刚刚分配到户的土地和荒山把大半统一用来种树,解决背柴远的难题。由于种植面积大,当时国家没有任何补助,群众有的同意,有的也不同意。
谭选青是谭德才的小叔,是造林时最不相信、意见最大的一个,与谭德才吵过、闹过、打过,在谭选青的眼中谭德才这个小辈就是很犟。谭选青家本来就只有12亩地,除了造林外,其他地很远,耕作很不方便,谭选青开始和谭德才理论,说着、说着就吵起来,最后还动了手。过后,谭德才到他家做思想工作,耐心解释,说不过只好同意。在2002年,国家兑现退耕还林补助时,谭选青领到了最多,“现在想起来,当时都年轻,个性强得很,不应该动手,得拥护他嘛,”作为老辈的谭选青有些后悔。
1991年,抓住国家补助秧苗的机遇,谭德才又带着大家种树造林1510亩,谭家营的林子达到3100亩。
谭德才还不允许别的群众砍一棵树,将造好的树林轮流管护,哪家要想拾点枯枝干叶、砍一棵树也谭德才允许才行。有个别群众想不通、不理解,夜里偷偷把谭德才种的包谷砍了,把种的洋芋拔了。
还有一次,队里集体种树,大家在山上苦苦干了一天,谭德才发现种树的塘打浅了,只好拔了重新深挖栽种。
土地都用来种树了,谭德才就组织好劳动力集体外出打工挣钱养家,但他给大家立了一个规矩,年底按工分统一分配。1992年,谭德才带着他的包工队到莲峰林场承包造林,这一干就是5年,累计造林3万多亩,队伍壮大到60人,收入20多万元。
松树一天一天在长大,谭德才每年也开始让群众捡些枯枝树叶做柴火,渐渐结束了背柴的日子,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支持谭德才的群众也慢慢多了起来。
2002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甘杉村当年就争取到2000亩退耕还林指标。2003年,甘杉村又争取到2198亩退耕还林指标,头8年240元/亩、后8年120元/亩的退耕还林补助让群众真正尝到甜头、得到了实惠。当年,集体外出务工的收入加上退耕还林的补助,人均纯收入增加340元,收入翻了一番,谭家营集体还拿钱盖了新学校,谭德才被评为昭通市长防林体系建设先进个人。
回首谭德才的坚守和执着,是他坚持把分配到户的土地和荒山统一规划植树造林,把植被稀少、生态恶化的苍凉的谭家营变成了今天村民的“绿色银行,带领群众走出了脱贫的困境,开具了永善县林权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模式的先河,是永善县退耕还林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