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县“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风起云涌

 2016-12-28 09:08  来源:

昭通新闻网讯(通讯员 施汝春)“十二·五”期间,巧家县文化产业发展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推动大跨越的主基调,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努力打造发展龙头,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科技、城市化、工业化相结合的总体思路,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各项文化产业发展风起云涌。

打开文化产业发展新局面。巧家县开展了文化资源普查工作和特色文化资源调查,巧家县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0项、特色小吃饮食文化资源8项、历史名人文化资源5项、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3项、地域特色文化资源4项、巧家农民电影文化资源1项等六大类具有巧家特色的文化资源。对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进行调查和统计,到“十二·五”末,全县经过注册的确认为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的文化机构、文化企业共有62家,从业人员430余人,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4413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0.95%。

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储备及申报取得新突破。“十二·五”期间,巧家县组织各乡镇、各单位对辖区内文化产业资源进行调研、分析、收集整理,结合实际编制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了巧家县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库,并从项目库中筛选符合巧家县情、带动性强的高质量文化产业发展项目20个,汇编制作了《巧家县2014年文化产业投资项目招商手册》,为开展招商引资建设,有序推动全县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文化作品取得新成果。“十二·五”期间,巧家县花大力气传承和保护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特色文化,成就了大量乡土文化精品。有众多作品获得奖项,作品《大山的女人》获得“全国首届百姓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及最佳摄影奖;《七岁那年》、《飘零的山花》、《爱的利息》、《回家的树》等4部微电影荣获全省“中国梦·云南美”百部微电影创作优秀奖;《香火》获得“全国首届百姓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以及最佳摄影提名;今年微电影《周清顺》获昭通公益微电影二等奖,《圆续》和《人民调解员》获三等奖......文化产业发展正日益成为巧家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效助力,各项文化作品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

群众性文体活动场所活力四射。巧家县非常重视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对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进行培育和扶持,在“十二·五”期间,巧家县出资百余万元,在16个乡镇按全市“5143”标准创建了82户农家文化大院,在创建中结合“农家乐”乡村旅游和乡村文艺演出活动等进行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试点探索,使农家文化大院成为为农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场所。同时,在县内成立巧家县艺术团及16个乡镇业余文艺队伍和179个行政村业余文艺演出队,每年开展了“百场演出进百乡”、“千场演出进千村”和“万场演出进万组”活动,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