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区包谷垴乡的不竭动力

 2016-07-04 09:19  来源:来源:云南日报

近日,再次走进巧家县包谷垴乡,只见大多数农户都住进了新房,庄稼地里包谷、洋芋、花椒长势喜人,乡间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热火朝天。昔日满目疮痍的废墟上,崛起了美丽宜居的新家园。

包谷垴社区贫困户赵德勇夫妇上有80多岁的老母亲,下有3个孩子和大哥大姐家留下的2个遗孤,生活重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地震更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大灾大难面前,是党和政府给了我们温暖和力量,是党员干部帮助我们建起了新家,我们一定要把日子过得更好。”看着新家园,赵德勇一想起党委、政府和村干部及乡亲的关心和帮助,泪水总在眼眶里打转。

在地震灾区,像赵德勇这样从痛苦、迷茫再到重拾信心的故事千千万。而重树信心,推动灾区快速再焕活力的力量来自哪儿?

在整个抢险救援、过渡安置再到恢复重建中,始终活跃着包谷垴乡49个基层党组织和全乡600余名党员,他们团结协作、勇挑重担,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扛起广大人民群众赋予的责任,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彰显共产党员先进性,为包谷垴的重生提供着不竭动力。

在抢险救灾中,包谷垴乡把全乡8个行政村划为6大片区,按照“一面旗帜、一套班子、一块牌匾、一套制度”创建6个红旗社区临时党支部,在大灾面前筑起坚强的基层党组织堡垒,以实际行动做受灾群众的主心骨;在民房重建中,包谷垴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其作为重中之重、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有效确保恢复重建高位推进,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先高后低、先特殊后一般,困难群众一律优先”的重建方法,被迅速推广到全县的恢复重建工作中。

倒在救灾一线的村民小组长周清顺、奔走在灾区的红石岩村党总支书记蒋先林、坚守灾区一线的红箐村党总支书记孙选伟……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感人事迹,一个个鲜活的动人故事,折射出了大灾大难面前,包谷垴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迎难而上、一心为民的价值选择和光荣形象。

“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站出来,群众就有了‘主心骨’,我们就是要做群众的靠山,让群众有依靠。”谈起包谷垴乡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及自己,孙选伟认为这是一名党总支书记、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职责。

震后5个月,80%的受灾群众民房重建完成一层楼建设,搬入新居温暖过冬;地震一周年,全乡5600余户重建户全部完成主体工程;震后1年零5个月,全部受灾群众搬入新居……包谷垴乡党委和党员干部用实际成效,迎来了灾区群众的新生活。

“灾后恢复重建完成之日,就是灾区群众脱贫致富之时。”如今,包谷垴乡党委盯准2017年全乡整体脱贫出列的目标,一手抓灾后恢复重建,一手抓灾区脱贫攻坚,一大批道路建设、产业发展、劳技培训、教育卫生服务等项目有序推进,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越走越坚实。

本报记者 蔡侯友 沈迅 通讯员 胡华伦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