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7-01-01 12:0711月12日上午10时,广东中山市民黄女士走进位于中山市竹苑路竹苑市场首层铺位的食出鲜风出口鲜活产品超市,在琳琅满目的蔬菜柜前挑选她中意的蔬菜。这个开业不足40天的超市,黄女士频频光顾,“品质不错,价格合理,”同样的理由成为中山市东区市民购物的驱动力。
食出鲜风出口鲜活产品超市的老板是广东省中山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称“中山食出”)。这家有着61年出口历史的公司之前在中山市已经布局了21家食出鲜风连锁店,竹苑市场首层铺位的食出鲜风出口鲜活产品超市为其第一家超市。超市经营内容包括海鲜、肉类、蔬菜等,这些产品30%以上出自中山食出的生产基地,60%以上来自中山其他镇区,5%不到的进口食品满足一部分市民的购买需求,开业至今,营业额超过百万。
21家连锁店及开业不久的超市,是中山市菜篮子产业链中一个重要环节,有助于实现从农场到餐桌的直接对接。中山食出整合60年生产基地资源,为中山市民提供了安全、优质、健康的食品。其旗下的白石猪场、鸽场公司、开心农场的农业产品通过22个销售平台走上了中山市民餐桌。白石猪场养殖的杜洛克猪、大白猪已经注册“白石龙骏”牌,食出鲜鸡蛋印上了包括产地及日期的文字;鸽子注册“石岐”牌鸽。品牌的认可度很大程度拉近市民的距离,但是,如何给市民带来更大限度的方便,中山食出2016年推出了“食出菜篮子卡”一卡通,凭卡可以在中山食出各品牌门店及开心农场消费购物。
中山食出位于横门的开心农场距中山市中心大约30公里,这个定位在打造集种植、推广、游玩和科普于一体的都市休闲农业园区12日早上10时开始已经有游客陆续进入。因为周末的缘故,进入开心农场的游客以家庭为主,一家人在这里采摘果蔬、观赏花海、畅游蔬菜博览园,利用周末时光感受农耕文明体验农业旅游。
开心农场是中山食出构建中山“安全、健康、绿色”的菜篮子工程的主要项目,其生产的蔬菜、水果、粮食符合出口标准和商检局的相关规定,供应其旗下的21家连锁店和一家超市,受到市民好评。2015年,中山食出转变投资方式,大力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和高科技示范农业,开心农场因此成为具备科普、观光、教育、体验于一体的中山都市农业第一园区,此前相继被评为“广东省菜篮子基地”、“中山市放心蔬菜基地”、“中山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中山市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对于这次成功升级,中山食出开心农场旅游项目部部长杨健认为,农业与旅游的融合是一种必然,随着城镇化程度提高,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农业产业将越来越稀少,这种供需关系的改变,倒逼农业转型升级,最终走农业与旅游融合之路。一组数据佐证了杨健的观点,2016年元旦,开心农场开放旅游,至10月底,旅游收入达到30多万元。
“以农业为核心,所有的旅游项目与农业相关联”,中山食出不忘初心。
11月8日,出席食出鲜风出口鲜活产品超市开业庆典的中山食出董事长兼总经理冯铨祥立即赶往云南昭通,对昭通农业产业进行考察。之后,面对记者,冯铨祥说,“我好像发现了新大陆,这里的环境让我陶醉” 。
对冯铨祥而言,在海拔1600——2000米的区域,且昼夜较大温差,无疑是种植蔬菜的最佳环境。农产品的质量依赖土壤、水源、空气,冯铨祥涉足的昭通市昭阳区具备这些条件,这让冯铨祥异常兴奋。昭通为搞农产品流通的中山食出,找到了一个优质货源地。
冯铨祥昭通之行源于广东中山与云南昭通的协作扶贫对口帮扶的战略框架,企业作为框架中的一部分构成,中山食出积极介入,提前到昭通考察,形成初步帮扶思路:在中山和昭通两地建设无障碍流通系统,保证昭通的农特产品每天都能输送到中山,借助中山食出的销售网络,让中山市民的餐桌上有昭通的农特产品。
通过对昭阳区的盘河、靖安、洒渔、乐居、苏家院、永丰等地调研之后,中山食出很快完成的调研报告,调研总结显示,中山食出将与昭通农业探索合作模式,形成“供应+销售”一体化的菜篮子产品发展路径,为中山人提供更多优质农产品。同时,该调研报告也为实现昭通农产品价值提出建议,包括形成有效物流,集中储存系统,更好与市场对接;挖掘产品特色以品牌提升产品价值;关注农产品的市场信息,指导农户生产;发展公司+农户模式,提升农产品生产技术。
采访手记
从农场到餐桌,需要一次觉醒
在中山食出开心农场停留的暂短时间里,觉得这里更像一个旅游景点。在中山采访,企业家们形成一个共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是一种必然趋势。因此,中山给外界呈现的,即便是工业产业都与旅游产业进行了有效融合。在回到农业本身,沿海城市广东中山的农业并不是其强项。但是,但是,农业发展的模式却值得借鉴。从农产品生产基地安全健康的种植,到销售平台的方便快捷的服务,农场到餐桌实现了直接对接。关于服务方面,除了文中提到的连锁店及专卖店直接开到街道社区以及“一卡通”,会员还可以享受中山食出鲜活商品的配送。从经营方式讲,安全健康理念、品牌为核心、规模化种植、产业融合发展等并非是新鲜的话题,但在一些贫困地方,仅停留在意识层面,并未回到行动本身。究其原因,是思想层面的服务意识缺乏所致。因此,学习发达地方的的发展思路,经验借鉴固然重要,转变思想不可或缺。(全媒体记者吕翼 汪舒 杨明 张永刚 刘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