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6-09-17 15:13近期浏览《昭通日报》,印象最深的还是各位记者、通讯员谈及个人与《昭通日报》的情缘。这也让我联想到了自己与《昭通报》(更名为《昭通日报》前叫《昭通报》)难以忘怀的记忆。
与《昭通报》结缘,是在1993年从鲁甸县乐红乡利外小学调入鲁甸团县委工作后,那时我们的书记温树全是《昭通报》的特约记者,几乎每期的报纸上都会有他的通讯稿件(开始是周二报、后来为周三报,一直发展到日报),有时还不止一篇,所写的都是全县的重大事件、重要工作和先进典型人物事迹,而他所要求我的就是写好团县委的材料。从一个小学教师步入县直机关工作,说实在的,自己心理是忐忑的,甚至是惶恐的,因为没有太多的工作经验可谈,也没有更多应付社会关系的办法。在温老师的要求下,我从开始的抵触到逐渐适应,主动接受工作任务,但所写的材料每次都被领导改得面目全非甚至是全盘否定,真至希望工程开始实施后,根据工作的开展情况写出的一篇文章被《云南政协报》刊发后,才树立了自己对工作的信心。虽然文章是与温老师共同署名,稿件基本是温老师完成的,采用也都是借了温老师个人的影响,但毕竟满足了自己名字能上报刊的愿望。随后,在温老师的引荐下,我见到了报社的刘顺才老师、朱德华老师,后来又通过工作等各方面的关系结识了刘建忠老师等等。在他们的关心和指导下,我独立完成的文章《学子千里求知路,希望工程寄深情》《小张昆舍身救侄》等多篇文章被《昭通报》采用,较好地宣传了鲁甸县的共青团工作,也为自己积累了很多工作特别是文字方面的经验。印象比较深的《小张昆舍身救侄》,讲述的是19年前一位小学生在自己家里遭遇火灾时奋不顾身冲进火海,抱出了熟睡中的小外侄,而自己因为重度烧伤,最后离开了人世,台湾一位爱心人士不知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此事后,给小张昆的家人寄来了300美元以示慰问。此外,在1996年大中学生暑期文化、科学、卫生“三下乡”活动中,我全程参与组织并记录活动的情况,稿件寄到报社后,《昭通报》用了较大版面刊登了活动的情况,并配发了多幅照片,进一步坚定了自己成为一名《昭通报》通讯员的信心。在《昭通报》的“帮衬”下,我也逐步成长为一名文秘工作人员,从团县委调入鲁甸县人民法院工作,后来又调到昭通市中级人民法院从事文字工作。
结缘《昭通日报》,不得不说说报社的编辑记者,从刘顺才老师那慈善的目光,从朱德华老师对文稿的字斟句酌,再到刘建忠老师的认真负责,以及在鲁甸6.5级地震中的拼命三郎张广玉老师,我看到了《昭通报》全体编辑记者对工作的态度,看到了地市报人对报刊的情结,以及编辑记者求真求实的决心。说到刘建忠老师,我感受最深的是一次邀请他去老家采访一位小学代课教师,时逢夏天的多雨季节,洪水冲毁了简易公路,我们不得不在现在月亮湾水库的库区内弃车步行,踏着泥泞而陡峭的山路努力向上攀登,近千米的垂直高差,我们每一步都迈得比较艰难。几通大汗后,我们终于到达了学校。饥肠辘辘的刘老师一边吃着剥皮洋芋,一边津津有味地听着老师的滔滔讲述,还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下重要的时间节点和事情梗概,一周过后,一个鲜活的乡村小学代课教师的形象跃然纸上,对人物性格的刻画、艰辛生活的描写和理想现实落差的勾勒简直栩栩如生。这些编辑记者的工作态度、报刊情怀无时不在影响着我,激励着自己要对工作认真负责。
与《昭通日报》结缘,也是自己触碰“文学”的真正动因。长期看《昭通报》,也逐渐对报纸上的文学作品产生了兴趣,看到很多老师的真情流露,以及对人生、人性的描写和叙述,也就产生了自己动笔的冲动。2004年,鲁甸大旱,我写了一篇小散文《雨》,讲述了自己小时候关于雨的认知,经刘建忠老师修改后终于在《昭通日报》上发表了,拿到报纸,我着实兴奋了好几天。
回顾自己与《昭通日报》结缘的这二十多年,自己的每一个进步,无不与《昭通日报》有着必然的联系。从团县委到鲁甸县人民法院,从鲁甸县人民法院到昭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的自信和乐观的人生,更多的还是利益于自己长期在《昭通日报》上被采用的稿件,利益于个人对工作的坚持和认真,利益于报社对自己的“不离不弃”,我发自内心的感念《昭通日报》。虽然自己现在已无暇顾及更多更大篇幅的报道采写工作,但关注《昭通日报》已然成为我每天必办的一件事情,即使出差,也会通过网络浏览《昭通日报》,不时也会向报社投一些小豆腐块的稿件。
王顺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