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6-07-28 10:15刘建忠
人生的长河,是由许多个重要的时间节点组成的。有的会被我们渐渐淡忘,而有的注定会永远地留在记忆深处。在我的人生过往中,有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必须记住:一个是通过当兵,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另外一个就是从部队转业到报社,我圆了憧憬多年的“记者梦”。
从农村娃“变身”为报社记者,这多少让我有点始料不及。但这世上很多事情不是无缘无故的。能够得到报社的垂青,都缘于我背后默默的努力与付出。虽然我出生贫寒,但我知道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因此从小就酷爱写作的我拼命读书,笔耕不辍,直到父亲把我送到了军营。到部队后,火热的军旅生活激发了我的写作热情,从发表第一篇作品到此后的一发而不可收,我经历了太多的艰辛和曲折。1997年,我迎来了事业和爱情的双丰收。因为成绩突出,我被提为部队的新闻干事;又因为一篇文章,我的读者——昭通的一位女教师死心塌地的爱上了我。与此同时,我还凭着自己发表在全国各地百余家报刊的作品,完成了从北方到南方跨军区、跨兵种的调动。
2000年9月,在部队工作了10年的我获准转业。当了解到我想到报社工作的意愿时,时任总编的王文福非常高兴,他说:“建忠,我们早就注意到了你的名字和文章了,你不但会写稿也会编辑,不用培训就能上岗,你来报社我们双手欢迎!”说罢,王总就把我引荐给了周末部的几位老师。就在和我一同转业的战友几经周折寻找出路的时候,我却不费力气顺理成章地在报社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我想起了一句话,其实,这怀才就像女人怀孕,时间长了总会让人看出来的。
那是一个阳光晴好的早晨,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不停鸣叫,我却被夹杂着受宠若惊的感激充溢了整个心头。
进入昭通日报社后,我依然没有停止奔跑,我要用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去证明“只做第一个我,不做第二个谁”。我曾冒着高寒缺氧的危险,数次往返海拔3300米的永善县伍寨乡三锅桩村,采访过累死在扶贫一线的乡镇干部钟明斌;曾采访过为保护公款勇斗歹徒壮烈牺牲的大关加油站站长刘远芬;曾采访过常年坚守大山深处用代课金办学的山村教师卢正权;也曾采访过遭遇车祸后捐献器官拯救他人的外出打工者杨洪祥……《生命在奉献中不朽》《关河女儿魂》《大山深处,师爱撑起一片天》《38个孩子一个“爹”》《他走了,但生命依然灿烂》等一篇篇报道均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及广大读者的好评。
2005年,我参与创办了昭通日报的《周末》和《星期刊》。2007年下半年,《周末》和《星期刊》整合,《鹤都晚刊》正式创刊。竞争上岗为主编后,我与副主任杨明、汪舒一道,带领晚刊部的弟兄姊妹们从“理顺机制,完善人事管理”、“加强策划,做好深度报道”、“美化版面,突出视觉冲击”入手,筑实采编基础。并创新性推出了“新闻热线”有奖征集制度、“编辑每月策划活动”、“第一眼”深度版等,收到了较好效果,得到了报社领导和读者的认可。
2010年4月,因为工作需要,我离开了曾经为之拼搏过的《鹤都晚刊》,回到报社特刊部当主任直到现在。这么多年来,不论在哪个岗位,不论干什么工作,我都是努力做到无怨无悔,不留遗憾!
岁月就像一张网,你撒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16年来,我与《昭通日报》一起成长:从四开小报到对开大报,从黑白出报到彩色印刷,从“周五”报到真正意义上的“日报”,我见证了她每一阶段的发展,也见证了她不断壮大的过程。16年来,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投注在我热爱的新闻事业上,也因此收获了一个个来自国家、省级的奖励和表彰。我感恩我工作的昭通日报社,因为,是她给了我施展才华的舞台;我热爱我奋斗的昭通日报社,因为,是她让我体现了人生的价值。
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收获。2015年于我而言,是收获最大的一年。这一年,我评上了副高级新闻专业职称;这一年,除了完成好报社交给我的采访任务之外,在文学写作的道路上,我孤独坚守,默默耕耘,有200多篇文章发表在全国各地的报纸和网络上;更重要的文字收获是,这一年,我出版了《永远的红纱巾》和《行走在文字边缘》两本散文随笔集,其中《永远的红纱巾》是天津人民出版社公开主动联系出版的。虽然,出书这样的事情,我期待太久,却来得太晚,但在这个出书泛滥成灾的年代,还能够有出版社关注我有点落入俗套的文字,我已经感到非常的庆幸。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我知道,尽管当下的媒体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媒体被挤压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但面对暗流涌动日益嘈杂的媒体环境,我依然相信一句话:你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只有具备了足够的实力和能力,才有应对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底气!
你若盛开,芬芳自来。敢于追求,才是精彩的人生。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我坐在摇晃的椅子上,回忆起自己的人生过往,会发出会心的一笑,那么我的人生就是成功的、无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