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6-07-27 11:24这段时间以来,洪世祥连马树乡街子都很少去赶了。当然,不是他不想去,而是他在这久对水文工作的研究和学习,让他几乎停不下来。他甚至把世俗生活里的一些东西似乎都抛之脑后了,只是一门心思地对昭通水文的大量资料进行了解和琢磨。
为了更集中地掌握水资源的情况,他几乎把与水有关系的资料都查遍了。
比如耕地、林地、土壤和植被。因为土壤的质地和土壤的厚度都与径流、洪水、泥沙有着极大的关系。他非常透彻地了解了哪种植物会生长于哪个区域环境。也就是说,他只需要看见某种植物在哪个环境中生长着,就能知道这个区域的湿度、温度和水分。同样,也因为湿度、温度和水分、他就知道哪种植物适合于、哪个区域生长。比如他在的巧家和邻县的鲁甸,生长干热稀树落叶林植物,而镇雄、威信一带就难以生长,暖湿常绿阔叶植物在水富、绥江这些容易生长,而巧家就没有。
比如水质,特别是小海子的水质,像乳汁一样甘甜。为此,他从这水质中还置疑了水是无色无味的说法。他觉得这里的水不是无味的,而是味道很好,饮用时就能感觉到一种甘甜,饮用后更有一股回甜的味道。这样的水质,如果开发为矿泉水,那其他地方的水是无法相比的。
比如暴雨、区域时间的分布。洪水一般发生的时间,几年一遇的规律,洪峰的特征,洪水过程延续时间、洪量等等,他都一一做了研究。
通过对这些系统的了解,洪世祥深深地理解了师父当初为何那样要求他在工作上认真和仔细。他也真正地明白了当初师父说的在民国二十年(1931年),盐津县城荡然无存的那场灾难酿下的惨景。那时由于大关山洪的暴发,吉利乡出现了山崩,堵断了河水,把堤坝冲垮。凶猛的洪水从关河直下,河水几乎在瞬间就猛涨高数十丈,导致盐津县城沿河两岸的村庄也被洪水淹没,城中的千百间房屋随波漂移,人民溺死。当然,损失的财产自不用说了。在四川的宜宾和泸州一带,出现了浮起来的无数尸体,那种场景实在让人惨不忍睹。这样的洪水肯定犹如猛兽,大水过后,所有的街道几乎被水挂走,想找房屋的一片瓦片都找不到,即便当时有人逃出洪水,沿着山上跑了逃生的,也因为饥寒交迫而死去。他现在才知道,那次的灾难,除了盐津惨不忍睹而外,其实,整个昭通都处于巨大的灾难之中,比如在昭通地域,也是上百里成为一片汪洋,洪水的深度,就是当时长得有两米高的苞谷秆,也只是偶尔看得到一点天花。彝良县城里,水深也达到了一米。其余的地方,河堤到处坍塌,低洼处的庄稼,颗粒无收。在那样的年代里,庄稼就是人们的命根子啊!
通过这段时间的研究后,洪世祥对这些曾经发生过的灾难,体会到了骨子里,有了很多思考。他认为,一些灾难的发生,完全是可以人为地提前做预防的。如果有水文的监测提前准备,就不会酿成大灾了。就如盐津发生的这样巨大的灾难,如果能把洪峰水流这些数据提前监测出来,完全可以预知什么时候河堤会决堤,可以提前通知人们避开这场灾难。即便财产受到损失,至少可以保住无数人的命啊。现在,他真有些后悔当初自己那种近乎玩世不恭的态度,他必须在以后的工作中,像师父一样,在对待每一个哪怕是看似无关紧要的环节和数据上,都从不马虎。这不仅是师父交给他做事的准则,也是做人的准则。师父是胸怀山川和大爱的人,是心里装着山河的人。他想,他一定不辜负师父的期望,一定把师父的这种大爱,继承下来发扬光大。
现在,洪世祥的心里,不仅有了对工作的责任和执着,重要的是,他充满了对未来的理想和追求。人就这么奇怪,他在有了这种追求之后,如今看山山是美的,看水水也是美的,就连周边那些荆棘,他也觉得它们在山风的吹拂中,有着舞蹈般的姿态,让人赏心悦目。
或许,人的心情变好的时候,似乎美好的事物也会随之而来。
又一个春天来临了。这个春天,却是洪世祥来到小海子工作这么多年来,感受到的第一个温暖和朝气蓬勃的春天。当然,这不仅仅是他的内心有了变化,而是这个春天,确确实实地温暖起来,春风是温暖的,阳光是温暖的,气候是温暖的,就是常年阴冷潮湿的大地,也是温暖的。周围一些在冬天掉光了叶子的树木,提早地绿了,一些花儿也提早地争相开放。万物都在春天的气息中完全苏醒过来了,呈现出一副生机盎然万象更新的景景。
在这个温暖又明媚的春天里,洪世祥心情也明媚了起来。一天,洪世祥干完工作,心血来潮,就独自一人爬在了山顶上。当他站在山顶上时,一切景物尽收眼底。他第一次发现了自己所在的水文站,完全是这座山里出现的一个非常优美的峡谷啊!峡谷虽然很小,很低,却景色迷人,一条河流从上至下穿过,有很多鸟儿叽叽喳喳在树林里叫着,还有各种花草,紫玉兰、杜鹃花、鸽子花、百合花,枫叶、松树、女贞树和很多长满了大叶子的树,又密集又浓厚,长得非常茂盛,似森林,又似一片植物的海洋。他很惊奇,也很欣喜。他觉得他来了这么多年,从未感觉到这种美景,鸟语花香,像仙境,又像人们想象中的人间天堂。他随手扯起了一株草,放到嘴里咀嚼着,一股植物的芳香,立即沁人心脾。此时,就是从山梁上吹来的风,也像是从空气中飘来的一股清新剂,吹进鼻孔里,还带着香味儿。他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兴奋,站在山梁上,看着这里迷人的风景,想着当年老师父吼过的一首山歌,他随着就从嗓子里抖了出来:
你歌没有我歌多,
我歌八匹骡子驮上坡。
走到半路肚带断,
全是山歌滚下坡。
本来山歌在乌蒙高原上,是随处都能听到的,在民间流传了不知多少代人。在乌蒙山乡村里生活的人,人人都会唱,像人们吃的家常菜一样。这种歌曲很有地道风味、原始风味,所有山歌的歌词都是炽热的,语言平实,但属于直勾勾地表白那种。洪世祥其实懂得的山歌不多,他只是突然想抒发一下自己心中的情感,就想起唐师父经常上山吼起来的这一首。但是他没有想到,唱这种歌,是需要有足够的山歌储备的。当他唱完这首歌正准备走下山梁的时候,却在峡谷对面的半山上,突然飘出了一个女人的歌声:
你歌没有我歌多,
我歌好比山上牛羊多。
昭通唱完云南转,
还没唱掉一只牛耳朵。
这声音从山坡上传开,又跌宕在山谷里传来,有如天籁之音,说不出的美妙,说不出的动听,又如峡谷里涓涓流水的响声,甜润、优雅,清新悦耳。随着山谷里的余音回绕,慢慢地,这歌声像带着一股强有力的磁力,把山坡上的一切都凝固了起来。洪世祥在听到这无比美妙动听的歌声时,几乎惊呆了,刚提起的向前迈步的脚,一下子就停住了,悬在半空,不动了。他一时像是不知道自己要干啥,也不知道该怎么走路了,脸上的兴奋也在一瞬间就被定格,像早已竖立在那里的一尊充满快乐的雕塑。其实这时,别说是洪世祥,就是那些叽叽喳喳的山雀,也被这歌声比了下去,一时静悄悄的,在西山上的太阳,也仿佛沉醉了,醉得摇摇晃晃地往西边下落,醉得满脸通红地没有躲藏,就是发出来的光,也红彤彤的,照射在对面的山坡上,像一张红色的纱布,又像刚燃起的火,弥盖了半边山坡。而对面山谷传来的歌声,随着清新的风,弥漫了山谷,在山谷间飘荡,飘到了对面,又被山谷弹了回来,余音缭绕,几经回荡,然后才渐渐地消失。
直到这美妙的声音完全消失了,洪世祥才突然惊醒,自己要跨出去的左脚还在悬着,没有落地。他情不自禁地笑了一下,为听到这动听的歌声,也为自己的失态。当他随着歌声飘来的方向望过去,在对面的山坡上,他看见了一个穿着米红色衣服的姑娘,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灿烂无比,虽然看不清她的脸,但那身影足以让人迷醉。洪世祥的心跳都加速了。按照民间山歌的唱法,一个人独自在山上唱歌,有人对唱了,就会你来我往地比唱起来。但是,那边的歌声停下来了,这边却久久没有歌声还回去。
可能是对方唱了一首歌,洪世祥这边许久没有声音。于是,对方主动挑衅,又开始唱了一首。
郎隔沟来妹隔岩,
隔沟隔岩过不来。
隔沟隔岩过不去,
再唱首山歌滚过来。
可是,洪世祥却没有其他的歌词会唱了。即便有,他也不敢再唱了,因为他所唱的歌声,与她比起来,就像天空明月的出现,星星就显得有些黯淡无光了。但此时,更多的是姑娘灿烂、美丽的身影,全部飞进他的头脑里,他觉得自己仿佛被这种灿烂穿透了。有股力量像溪流一样涌进了他的胸膛,穿过身体,化为一股牵引力,使他不由自主地向着对面的山坡,飞快地跑了过去。他还没有跑到对面的山坡,却看清了唱歌的人。洪世祥再次惊讶了,这个唱歌的姑娘,竟然是玉梅。虽然已经隔得很近了,但是,他要到对面去,还得从下面的山沟绕过来。当他努力地跑到了对面的山坡,到达玉梅站着唱歌的地方时,玉梅已经追着她们一帮上山摘酸杨梅的伙伴,已经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