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5-05-12 14:21原载《昭通日报》2014年10月28日文化专刊
沈洋
地震过去两月,一本厚重的地震专刊就摆在了案头。本不忍翻阅,怕那些滴血的文字又把自己带入那场恐怖的地震,但还是忍不住要读,因为,那些文字,除了省内外的大家的爱心书写,大都出自灾区作家之手,大都还带着体温,盛着满满的感动。
《边疆文学——8·03地震抗震救灾特大专号》,全方位反映了鲁甸地震救援工作,铭记了那些感动人心的大爱瞬间,它的面世,得到了云南省委宣传部和省文联的大力关心和支持,更凝聚了边疆文学杂志社潘灵总编及各位编辑老师的心血和汗水。10月17日,当这本专刊的首发式及作者座谈会在鲁甸举行时,人们再一次聚焦鲁甸地震灾区,这本专刊带给灾区人民的感动,再一次温暖着鲁甸大地。
通读该地震专刊,感动之余,忍不住要谈谈对这本专刊的阅读感受。
第一,体裁丰富,多文体传递灾区大爱。卷首,刊发了凌粼的词《写给鲁甸》(3首),“待明日/重塑新鲁甸/旌旗猎”。这是凌粼在词作《满江红·鲁甸奋起》中发出的振奋人心的号角。在特稿专栏,刊发了郑明的诗歌《为鲁甸祈福》。诗中,作者这样写道:“震不垮的力量在涌动/我们为逝者祈祷安息/为生者祝愿坚强。受苦的昭通/虽然遭受了多次灾难/但乌蒙山的脊梁/从地震中挺起来/从废墟中挺起来/这是大山的精神/这是不屈的灵魂。”身为昭通市委书记的刘建华,在这场地震中,更是感同身受,他在词作《鲁甸奋笔》中这样写道:“秋雨凄凄/地动山摇/天愁云低/大灾夺命/金江呜咽饮泣/亲人恓惶满脸泪/哀声此伏彼起/举目皆瓦砾/苍生魂去/悲风来袭。灾情火样急/主席决断/号令上万兵力/总理疾行/运筹帷幄灾区/风雨同舟生死共/将士舍身忘己/阴霾终散尽/雨后放晴/彩虹可期。”作者在词作中写出了对受灾群众的悲悯和在大灾大难面前的责任与担当。张桂柏的报告文学《进村入户》,则以详实的数据,感人的事例,写出了每一位领导干部进村入户与群众心连心的感人故事。这些作品,以沉重大气的笔触,写下了对于这场大地震的哀悼、悲痛和担当。
在纪实栏目头条,刊发了温州具有浓烈真情实感的纪实文学《震不倒的龙头山》。温州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就按照昭通市文联的安排,第一时间徒步挺进灾区,辗转于龙头山、火德红和巧家县的包谷脑等重灾乡镇,深入一线采访,其笔触直面灾害惨境,读来震撼心灵。吕亚平、杨恩智深入一线采访创作的报告文学《生路》,聚焦地震发生后生命线的抢通,展现了武警官兵、消防部队、人民子弟兵、交通部门等各方力量冒死抢通交通生命线的感人悲壮事迹。夏羽的《悲情乌蒙山》和杨玺的《青春磅礴》,则从不同的侧面,结合自己在灾区的见闻,传递了大爱和感动。吕翼的纪实文学《肝胆乌蒙,大义微行》则把笔触对准昭通的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叙写昭通文化人在大灾大难面前的悲悯和担当。值得一提的是,本期专刊还约到了昭通日报记者唐正鸿、赵锝海、杨明就巧家县新店镇地震救援和灾后安置等进行深入采访后撰写的纪实文学作品,该文以独特的视角,宽广的视野,关注民生,情注灾民,传递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了灾难中的无限感动。同时,还刊发了朱德华、刘建忠、马贤英、周翔、吴明标、朱镛、刘绍清、黄相维等人写的纪实文学作品。
在散文专栏,刊发了雷平阳、邹长铭、曾令云、夏天敏、黄玲等昭通前辈作家和徐兴正、沈洋、唐健、毕仕举、杨莉、赵清俊、周远清、杨云彪、高燕、饶红梅等人的20余篇散文;在诗歌栏目,刊发了沈沉、阿兹乌火、尹马、王单单、李其琦、夏文成、柏桦、沈力、杨帆、刘金富、刘平勇、山风、岳山、杜福全、刘笑宇、陈永明、余嘉策、杨碧薇、杨明、艾焱、徐晓峰、邱岽秦、陈正彪、刘仁普、臧尔方、黄长兴、陈剑宁、鲁庆鸿、夏永旭、邵发志、朱红、顾健、耿先维、舒朝贵等34位昭通诗人的诗歌达3000余行,还向全国的诗歌作者广泛征集地震诗稿16人400余行;刊发了昭通古诗词19首;刊发了歌词9首。
第二,题材广泛,多角度涌动废墟上的感动。从题材来看,张桂柏的报告文学《进村入户》侧重于写各级领导干部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挺进灾区,深入受灾群众了解情况,帮助解决一系列困难和问题,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温州的报告文学则全景式展现了震中龙头山的救援;吕亚平和杨恩智共同创作的报告文学主要聚焦交通救援,全方位展示了打通抢救生命线的艰难险阻;吕翼和杨恩智的纪实作品则主要写了文艺界在地震救援中的大爱行动。唐正鸿等人的报告文学主要写了巧家县新店镇等重灾区的救援情况,聚焦基层党组织在地震发生后如何发挥“主心骨”作用,把抢救生命当作第一要务,带领群众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朱德华、刘建忠、马贤英的报告文学《废墟上绽放的民族团结之花》则主要聚焦地震发生后,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同抗灾的大爱义举。吴明标的报告文学主要写了省市商务系统在地震救援中如何把第一批救援食品等物资冒险送进龙头山灾区,如何保证成品油供应的艰难过程;周翔的纪实文学则关注电力保供的感人事迹;朱庸的报告文学《守护生命高地》则写了水文部门的在应对堰塞湖抢险过程中的奉献与担当。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总之,每一篇作品,都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觉,从各自的侧面反映地震救援的艰难和感动,传递了正能量。
散文方面,雷平阳以对故乡大地深沉的爱,写下了哭歌般的《让我们默哀吧》,读来催人泪下。邹长铭的散文则把目光回放到过去,写了昭通历史上的几次大地震,带给读者不一样的反思;曾令云则另辟溪径,关注了昭通殡仪馆为那些地震中的死难者如何化妆,如何送行的过程,感人致深;夏天敏以自己敏锐的视角聚焦堰塞湖,写出了别样的哀叹和感动;沈洋的散文《地震带上的故乡》,以自己的亲历见闻和感受,写下了对于故乡大地的热爱和悲悯。唐健的散文则是站在地震震中的血泪书写,从日常琐碎的生活入手,写出了第一现场的独特感受;徐兴正的目光则投放到破碎的山河,写出了坚守故乡的真挚情感;其余作者的散文也视角独特,从不同的侧面关注和展示了在这场地震灾害中种种感人之事。
诗歌,可以说是这本地震特刊中的又一亮点,或直抒胸意,或委婉含蓄,或如泣如诉,或且歌且哭,但都积蓄着异常饱满的情感,读来令人揪心,让人感动。
第三,亮点突出,充分彰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本期地震专刊,在编辑理念上坚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充分发挥了昭通作家群“灾区作家写灾区”的优势,广泛动员昭通的写作者积极创作与地震有关的文学作品。同时,为了全面反映全国各地的诗歌作者对鲁甸地震的关注,还专门在诗歌网站发贴,广泛征集省外作者书写地震的诗歌,短短五天时间,就收到了200余位诗歌作者的投稿,鉴于篇幅有限,只能从中精选刊发,略有遗憾。
总之,为了编辑好这一期边疆文学特刊,边疆文学杂志社可以说做到了动员广泛、征稿全面、统筹兼顾,从年龄层次上看,既是一次昭通籍作家面对地震灾难的集体行动,也是对昭通作家群创作实力的一次集体检阅。从作者的年龄层次来看,既有年近七旬的老一代作家的动情抒写,也有五零后、六零后、七零后、八零后、九零后作家作者的别样感动,可以说涵盖了各个年龄层次的三代作家。同时,20余位省外诗人作家的友情助阵,也给这本厚重的特刊添色不少,吹来了一阵阵温馨动人的和风,使这本带着感动与温情的特刊,显现出了不一样的特质。
乌蒙磅礴,青山落泪,江河哭泣,苍天感动。这一本特刊,是一首首发自心灵的悲壮史诗,是一部激越动人的救援交响乐,是一篇篇滴着鲜红血液的悲情之书,是一首首撼人心魄的喊魂曲。
但愿这些文字,能够安慰那些死去的亡灵,能够给生者带来感动和坚强,能够传递更具生命活力的正能量。
作者简介:
—————————————————————————
沈洋,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于云南昭通大山包。在《中国作家》《文艺报》等报刊发表作品百余万字。已出版小说集《红裙子的流向》《穿透瓦房的阳光》、长篇小说《大救驾》、长篇报告文学《彝良大地震》《遥远的洛泽河》。中篇小说《包裹》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入围第35届开罗国际电影节“金金字塔奖”主竞赛单元,获第四届澳门国际电影节“金莲花奖”入围奖。曾获云南文化精品工程奖、云南省政府文艺基金奖等奖项。首届鲁迅文学院西南作家班学员,现为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现供职于昭通市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