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做坚强后盾 解后顾之忧 当好“娘家人”——写在昭通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组建五周年之际

 2023-12-01 19:34  来源:昭通新闻网

“它是风雨来袭时坚强的后盾、可靠的依托,它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这里收获的不只是老兵的获得感和归属感,更是军人职业的认同感和幸福感。”

……

2018年11月29日,昭通市、县两级退役军人事务局正式挂牌成立,至今已满五年。

有了“娘家”的老兵们,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在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中,展现新时代老兵担当。        

五年来,昭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紧盯“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目标任务,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大力促进退役军人作用的发挥,推动全市退役军人工作实现稳步开局、健康发展。

“五家”关怀让退役军人更有归属感

一声招呼“您好”、一把椅子“您坐”、一杯清茶“您喝”、一张笑脸“您讲”、一句暖心“您慢走”五个一活动开展以来,广大服务对象都有和祖守碧一样的感受。

“每次到退役军人事务局服务大厅,都能感受到热情和贴心。”11月30日伤残退役军人祖守碧到大厅办事,热情周到的接待让他倍感温暖,他说:“我作为一个老兵,早就盼着一个部门来管我们,这几年我们得到了好多实惠,感谢党和政府。”

五年来,市、县、乡三级均成立了以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重要事项、解决重大问题、推动重点工作,切实加强党对退役军人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委办、市政府办坚持每年牵头组织开展“9∙30”烈士纪念日活动,并先后印发了有关文件,推动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党委组织部门积极协调推动驻地部队向同级党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机构派驻人员工作,市、县两级均按时完成派驻任务,基本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牵头抓总、地方和军队相关部门支持配合、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成千上万退役军人受益于退役军人工作政策文件的密集出台。

昭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在“打基础、建机制、强服务、谋创新”上下功夫,着力推进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市、县、乡、村四级共建成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1566个,基本达到了“全覆盖”“五有”的标准要求。市政府办印发《关于全面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服务保障水平的通知》,按照“一个标准、一套内容、一个阵地,一把尺子量到底”要求,打造内容丰富、布局合理、标准规范、“军味”鲜明的政治文化环境,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提质增效。扎实抓好示范创建工作,建成全国示范型服务中心(站)687个、“退役军人之家”162个。

坚持在全市营造“家”的环境、提升“家”的能力、尽到“家”的责任、给予“家”的慰藉、体现“家”的关爱的“五个家”创建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三年行动,向各级服务中心(站)制发档案盒、工作手册、宣传折页等5万余份,市本级组织培训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人员500余人次,基层基础不断夯实。2021年12月,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被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表彰为“全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先进单位”;水富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镇雄县南台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被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分别命名为全省“十佳服务中心”和“十佳服务站”。

小小服务站,能办很多事。这些离退役军人最近的服务中心(站)就像一个“家”,在这里,面向退役军人的服务保障工作全方位展开,给予老兵们最暖的关怀。

令广大退役军人感到温暖的,远不只这些。  

搭好“同心桥” 畅联“就业线”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直以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高度重视退役军人“后路、后院”问题,想方设法为他们就业搭平台、找路子,确保退役军人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退役军人蔡堃说:“我是2019年转业安置到市金融办的一名退役军人,单位也充分发掘军转干部的潜力和优势,对军转干部给信任、交任务、压担子、搭平台,大胆培养和使用。我也能做到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志,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在组织的信任关心培养和自己的努力下,能较好地融入地方工作,快速地成长为业务骨干。”

服役时,他是老山边防某陆军部队的“优秀士兵”,退役后,他是引领村民发展致富的带头人。他就是永善籍云南省2023年最美退役军人彭朝勇。2017年,彭朝勇带着技术和创业的激情回到家乡,通过向亲朋好友、银行借款等方式筹资50余万元试养蜜蜂,酿出了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有机酸的天然蜂蜜,当年便获利20余万元,赢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获得效益后的彭朝勇,成立了永善勇辉蜂业有限公司,并以帮助父老乡亲共同致富为己任,通过挨家挨户动员,组建了永善县德正胡蜂养殖专业合作社、永善县彭氏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372户村民共同发展“甜蜜事业”。彭朝勇:“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自成立以来,让我们坚定了信心,找到了组织,指引了前进的方向,更好地发挥军人实干精神,我们有了坚强的后盾,积极引导融入社会大舞台。”

广大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许多人员成为各领域各系统的骨干力量和领军人物。他们奔赴基层、到偏远艰苦地区工作。为扎实做好退役军人移交安置工作,昭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围绕“提速提质、精准安置”目标,探索“直通车”式安置方式,广泛开展“进军营、送政策、畅安置”活动,累计安置退役军人3071人,其中自主就业退役士兵2313、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702人、军转干部43。扎实抓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组织3100余退役军人参加各类培训,发动2440余退役军人参加高职扩招;累计举办专场招聘会180余场次,参加求职12760余人,达成就业意愿4620余人。特别是今年省政府提出新增1万名退役士兵就业目标,下达我市指标820已完成935人,提前超额完成任务;大力落实创业扶持政策,严格落实减免税收、优先发放创业扶持贷款等政策,累计支持580余名退役军人实现成功创业,全市有退役军人创办企业1720余家,涌现出彭朝勇、迟宽怀等一大批退役军人创业典型。扎实做好部分退役士兵“两保”接续工作、军休干部服务管理等工作。

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陈俊:“我们有事找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每个工作人员都关切询问,解答、协助、回复自己及战友要解决的问题。我们感觉到,在前行的路上,有个坚强的‘娘家’后盾,我们放心。”

关心关爱有行动 尊崇尊重有厚度

伤残退役军人孙选学:“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组建这几年,我感受到明显的变化,走访慰问更多了,还有人专门固定联系我,不来走访的时候就打电话给我,问我有什么困难问题要解决,他们都会协调想办法解决,变化太大了,我感觉到被尊重了。”

为扎实做好抚恤优待工作,昭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定期开展优抚资金专项排查整治,按时足额发放优抚对象补助经费、医疗保障经费、城乡一体困难生活补助各类优待资金;充分利用春节、八一建军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对困难退役军人、功勋模范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进行走访慰问,及时传递党和政府关心关怀。扎实做好优待证发放和管理工作,累计办理优待证申领发放7.4万余人;印发《昭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4部门关于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持优待证享受有关优待的通知》,细化落实优待政策具体措施及名录,通过媒体进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提升优待质量。扎实做好优抚医疗补助“一站式”结算、部队立功人员加发退休待遇认定、评调残、优抚对象常态化审核等工作,确保优待抚恤政策落地落实。扎实做好双拥优抚工作,认真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拥军优属活动,积极为部队整治营区周边环境问题、解决实际困难;全力帮助官兵解决“三后”问题,累计安置和调动随军家属28人,协调275名军人子女就近入学,与100余家企业或社会组织开展社会化拥军合作;广泛开展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活动,组织各地依托革命遗址遗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部队军史馆、荣誉室、陈列馆等开展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不断强化广大军民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积极开展“送政策进军营”活动,为驻昭部队官兵讲解宣传安置、优抚优待相关政策,不断深化军地交流;积极指导做好双拥模范创建工作,永善县、绥江县成功创建为云南省第十一届双拥模范县。驻昭部队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乡村振兴、抢险救灾等工作,军政军民团结基础不断巩固。

乡村振兴,退役军人不能缺席。鼓励退役军人返乡入乡就业创业的号角吹响后,广大退役军人闻令而动,积极参与城乡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昭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配合推动优秀退役军人进入基层组织,592人入选村(社区)“两委”成员、占5.9%,其中“兵支书”145人、占10.42%,涌现出了全省“百名好支书”柏开友、杨克强等先进典型;积极发动退役军人参与社会治理等工作,全市有退役军人“国防辅导员”“人民调解员”“社区网格员”“治安员”等15720余人;组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851支2352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870余次,退役军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凸显。

参战退役军人邓兴昌:“退役军人部门组建后,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关心关怀。思想上和精神上也感到充实了,感觉受到尊重。”

昭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学习宣传张富清、杜富国等先进典型事迹,在退役军人中营造看先进、学先进、做先进的浓厚氛围;认真组织“老兵宣讲进基层”主题宣讲活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宣讲进机关、入社区、到基层,累计开展专题宣讲1180余场次,教育引导广大退役军人始终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积极组织开展评选表彰活动,先后选树全国全省“模范退役军人”6人、全省全市“最美退役军人”17人。

纪念祭扫环境不断改善。认真开展烈士纪念设施管理维护评定工作,镇雄县烈士陵园被评定为省级烈士纪念设施,昭阳区烈士陵园被评定为市级烈士纪念设施;扎实做好烈士纪念设施提质改造工作,各级整合资金2510万元,累计搬迁、修缮零散烈士墓、纪念碑(塔)等各类烈士纪念设施155个;持续开展县级以下烈士纪念设施整改工程“回头看”工作,不断巩固整修成果,纪念祭扫环境大幅改善。持续做好烈士祭扫服务保障工作,每年派出工作组前往文山、红河等地配合开展工作;认真做好市内纪念祭扫服务工作,累计开展“清明祭英烈”和“9·30”烈士纪念日等纪念祭扫活动2000余场次,接待各类祭扫人员8万余人次,实现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祭扫目标。做好县级以上烈士纪念设施概览图册编制工作及《云南英烈及纪念设施大典-昭通卷》编撰工作,充分发挥烈士纪念设施传播红色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持续做好为烈士寻亲、烈士纪念设施展陈讲解等工作,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氛围逐步浓厚。

五年创新路,五年奋进史。从顶层设计到末端落实,一张张书写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让老兵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不断变为现实。

昭通日报记者:莫娟 文/图

校对:胡远松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单娟
标签 >> 民生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