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6-10-27 15:30昭通新闻网讯(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忠华)98幢“别墅”林立,一条形似“8”字的公路穿行在村庄,文化广场、养殖小区等八个一功能配套设施正在建成,一户户群众忙着喜迁新居,一批批省市县领导前来观摩点评……这里是盐津县普洱镇灯草易地搬迁安置点,是盐津通向永善县的溪洛渡二级公路边的一道亮丽风景。
在脱贫攻坚战中,一些群众所在的地方失去了生存和建房的条件,易地搬迁安置,集中打造生活小区,是扶贫的一大措施。地处二半山区的普洱镇灯草村、黄坪村就有这样一些贫困群众,他们需要搬迁建房,才能脱贫。而灯草村委会边就有一块相对平缓的地方,适合建造安置点。
盐津县委、政府和普洱镇党委、政府都对这个安置点建设十分重视,多次实地调研,开会研究,认真规划,确保安置点高起点建设。
灯草安置点占地46亩,规划安置98户419人,其中灯草村71户314人,黄坪村27户105人,概算投资2358万元。
市人大常委会派出了正处级干部担任驻村工作队长,负责帮扶灯草村和安置点建设。普洱镇以“一个安置点、一个指挥部、一套人马”的机制,成立了由党委书记、镇长为双组长的指挥部,统筹县、镇、村和搬迁户人员力量。在安置建设中坚持以政府宣传引导、群众自主自愿为原则,严格按照县委“1668”工作方法,建立高效、健康机制,充分发挥联建委员会作用,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以机制建设群众为主体、矛盾化解群众为主体、重要决策群众为主体、质量监督群众为主体、统筹发展群众为主体的“五个群众为主体”健康有序推进安置点建设。
由当地群众推选成立的联建委员会,作为业主代表在选址、户型、单价等方面听取群众意见,组织进行建房地块抽签;组织群众,每户自筹1.5万经费,用于征地及坟墓搬迁补偿,及时处理好建设中的相关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联建委员会还与施工企业商谈建房价格,签订施工合同,监督质量和进度。因各方工作得力,形成合力,灯草村统规联建的房屋造价较低,每平米只860元,让群众享受到更多实惠,降低了群众的经济压力。
记者在现场采访看到,挡墙堡坎、街道硬化、环境绿化、公共厕所、老年活动中心、文化广场、便民超市等已经建好,排水系统、淘宝店、电子金融网点、集中养殖小区正在建设中,综合服务阵地(村委会)内设电子阅览室、图书室、便民服务大厅等公共服务设施,“八个一”功能配套的生活小区初具雏形。
黄坪村陈家湾村民小组地处高寒山区,距集镇20多公里。陈先富的老父亲改革开放3年后生了儿子,取名陈先富。那曾想,34年过去了,老父亲过世了,陈先富因妻子和女儿都智障,母亲年老(70多)、儿子还小(才4岁),全家没有先富,仍然居住在三间破烂的老串架房里。
灯草安置点成为改变他家生存环境的福音。陈先富家被列入了易地搬迁,在镇村干部的宣传动员下,一贫如洗的他,向4家亲戚借了1.5万元,在灯草安置点抽签获得一个好地基。通过统一规划建设,他家在政府补助5万元、贷款6万元的情况下,已经建起了一幢小三层共123平方米并简单装修一新的安居房,每平方米造价才860元,成为首批搬迁入住的12户之一。
记者前去采访,陈先富早已外出打工挣钱,在家带儿媳和孙子的老母亲笑着对记者说:“要不是政府搞精准扶贫,我们家还住在山上在破房子里,做梦都不会想到有机会搬迁到这公路边的小洋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