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9-08-08 09:098月5日至6日,市委书记杨亚林率队到彝良县、镇雄县调研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产业培育等脱贫攻坚重点、难点工作。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硬任务、硬指标,争分夺秒抓推进,奋力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是昭通最大的市情和脱贫攻坚最难啃下的“硬骨头”,市委、市政府以“搬不动山就搬人”的新时代愚公精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努力实现城乡人口分布格局重构、产业发展结构重组、山区自然生态重塑的目标。
在先后对彝良县角奎镇发界村、奎香苗族彝族乡仙马村,镇雄县南台街道办事处新村社区呢噜坪、旧府街道办事处高山村大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实地调研后,杨亚林强调,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系统谋划,完善细节,力争把安置点建设成群众满意的精品工程;要增强施工力量,保质量、保安全,加快建设进度;要做好产业配套,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建设扶贫车间和产业基地,开发公益岗位,确保搬迁群众持续能发展;要建立数字化信息平台,实现动态化精准管理。
特色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贫困山区群众稳定增收的重要支撑。调研中,杨亚林一行先后到镇雄县碗厂镇、牛场镇、花山乡等地,就竹产业、冷凉蔬菜种植进行了调研。每到一处,他都叮嘱当地干部,要立足当地优质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产业培育上下功夫;要结合百姓耕种水平统筹谋划,不断探索新的模式,走组织化、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发展路子。
看到各地竹林管护到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日益凸显,杨亚林十分欣慰。他强调,找到适宜的发展方向不容易,要学习借鉴云南烟草发展理念和昭通苹果发展模式,提升组织化程度;要利用现有资源,把好“第一车间”质量关;要树立商品经济意识,完善冷链物流体系,走出一条生态、产业融合,一二三产联动的具有昭通特色的发展路子。
其间,杨亚林还对危房拆除、人居环境、医疗卫生等工作作了要求。他强调,要以问题为导向,坚持以房找人、以户找房的基本路径,分类施策,实现所有危房清零,确保实现危房不住人、住人不危房的根本目标;要做实做细群众工作,建立健全合理的收费管理机制,培养群众良好的生活习惯,着力提升村容村貌。
市委副书记王忠,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真永,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尹朝禹一同调研。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谭光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