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日报
2019-08-06 09:26祖孙三代参军报国,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
在永善县务基镇务基社区,陈财华家庭三代人先后接力从军报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对党和祖国的无限忠诚与热爱。
今年5月,从北京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2019年度全国“最美家庭”揭晓,陈财华家庭榜上有名。这是他家被评为云南省“最美家庭”、昭通市“情系国防最美家庭”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面对接踵而至的一串串荣誉,这个从战火中走来的老兵乐得合不拢嘴。
现年58岁的陈财华退伍后一直生活在农村,尽管他文化程度不高,多年来却始终有一个信念:“好男儿去当兵!”
战火纷飞年代 父亲毅然保家卫国
提起陈家人的军旅历程,陈财华娓娓道来。陈财华的父亲陈仕才18岁那年与几个爱国青年一起毅然参军入伍,在当兵的6年时间里,由于踏实勤奋,不久就成为一名通信兵。在那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的年代,陈仕才深知肩上的责任,每一封信件他都及时送达。1952年6月,他被派到抗美援朝前线,每天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往返。虽然战斗十分艰苦,条件十分恶劣,但他和战友们战斗激情非常高昂,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保家卫国。
在一次战斗中,陈仕才被敌人的子弹打中,受伤严重。因身体不能恢复,他不想给部队造成负担,1956年6月,陈仕才主动申请脱下了钟爱的军装回到了家乡。2003年6月,陈仕才老人在弥留之际,嘴里还一直喊着:“冲!冲!冲!”
红色基因传承 自己走入军营
“父亲没上过学,不识字,在对我们的教育方面说得最多的就是自己曾经在部队的事情。”陈财华说,从小家庭对他们的教育都与部队息息相关:吃饭时讲究坐姿端正,谈论话题最多的也是军事,看电视选择的仍然是军旅题材方面的。
受父亲的影响,陈财华和5个妹妹从小就立志参军。1980年12月,陈财华顺利走入了滇西某部队军营,当上了一名炮兵。1984年,陈财华和战友们有幸参加了由著名导演谢晋组织拍摄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影片中的情节深深感染着陈财华。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上前线前他被要求写遗书,陈财华百感交集,没想到在影片中看到的情景这一天会真实发生。他坦言,刚开始的一个星期确实也很害怕,但是在经历了挖“猫儿洞”、与敌人斗智斗勇以后,他不再害怕了。在一次搜山过程中,陈财华所在小队发现有可疑人员出没,他把可疑人员追出来以后一脚踢翻在地,和战友们将可疑人员控制住。当发现第2个可疑人员时,对方掏出匕首,陈财华毫不畏惧,直接与之展开肉搏,最终将其制服……
儿子接过接力棒 爱国精神代代传
时光荏苒,日月轮换。2014年12月,陈财华的儿子陈高雷毅然报名参军入伍。在部队里,面对各种艰苦的训练和种种不适应,陈高雷从来没有想过放弃,累了,只要一想到爷爷和爸爸,他就浑身充满了力量,而他所在部队是全军有名的“乌蒙铁军”,身边榜样的力量也一直激励着他奋勇前行。
鲁甸6.5级地震发生后,他所在的部队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到达现场后,他们分秒必争,冒着余震不断、山石滚落、危房坍塌等险情,全力搜救被困人员、救治伤员、抢修道路、转移群众和转运财产、搭建帐篷。有一次,为了连夜搭建临时安置点,当地群众自发地将30多辆摩托车开过来,并排停在路边打开车灯,为官兵们照明,凭借着这一排“生命之光”,陈高雷和战友们相互配合,让一顶顶帐篷在灾区拔地而起,奏响了一曲曲军民鱼水情赞歌。
陈高雷不负父辈的期望,被评为“优秀士兵”,并获得执行重大任务纪念章和“乌蒙铁军”纪念牌。
三代人接力参军报国,让这个普通家庭在当地传为佳话。这种情怀叫无悔军旅!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 者 唐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