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9-04-07 23:57(昭通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曹阜金 彭念敏 刘静涛 霍保明 文/图/视频)“这是木推推、这是筷笼篼、这是背夹子……”一次采访的机会,昭通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走进了威信县高田乡文化站的农耕文化陈列室。瞬间,记者被那里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所吸引。收集农耕文化藏品并陈列展室的人名叫古祥杰。
环顾四周,陈列室简陋而不简单,满室300多件农具器皿摆设整齐、有序,在灯光的照射下,件件轮廓清晰,大多器具保存完好,甚至还带着泥土的清香。
背夹子
这些祖辈们使用过的劳动工具、生活用具烘托出了昭通农村地区浓浓的传统农耕文化。展品中,大多器具是“50后”“60后”“70后”,目前大部分已被时代淘汰。
古祥杰
与很多基层文化站一样,这里也是一个人的文化站,站内宽大,环境干净整洁,站长就是古祥杰。他是本乡人,个头不高、微胖,苗族,多才多艺,会跳民族舞蹈、会写山歌、会泥雕、还会画画,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全能型人才。
记者与古祥杰
古祥杰的一言一行均显露出一个基层干部的忠厚、担当、沉着与稳重,显露出一个苗族干部对本民族文化的忠爱。
漆兜、漆刀、漆桶、漆刷、把山棍
从2015年开始,古祥杰便开始在威信县高田乡范围内收集即将被村民遗弃的农耕器具。
锯子
“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那时,他就暗暗下定了决心,要大力发展农村基层文化,把高田乡的农耕陈列室做出一点样子来,要走在昭通全市前列,勇当一名排头兵。
弹棉花工具
参观完陈列室,记者好奇地想了解古祥杰是如何收藏到这么多“宝物”的。 “我下村、下组的时候,一边工作、一边观察哪个亲戚家有闲置的农耕器具,就想办法收购。“艰难的收藏过程,是一个辛苦并快乐着的过程”古祥杰道出了他收集器具惯用的办法与真实感受。
石磨
让古祥杰留有遗憾的是,他很喜欢本乡凤阳村一件已经闲置了的传统打铁器具,为此,他专程去面谈过两次,但最终因为价格未能达成一致,而没能成功收购,这成为他心中的一大遗憾。
纺车
农耕文化陈列室有一台手工织布机,是他花费了2000多元换来的。织布机的主人也是万般不舍,现在机器上还保留着一段主人还没有下架的布匹。心地善良的古祥杰跟主人承诺说:“老乡,你需要编织的时候,直接到我们的乡上来使用就行,陈列室是为大家免费开放的。”
吊锅
2015年年底,古祥杰被昭通市人民政府表彰为“基层优秀文化工作者”。2016年,县级文化部门对古祥杰长期自费收藏展品的行为进行了补偿。
假如你是“80后”“90后”,甚至“00后”的话,准备好你的眼力,记者带你一起认识这些宝物吧。
猎网
斗笠、蓑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