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6-08-01 22:56昭通新闻网讯(通讯员 胡华伦)“轰隆隆,轰隆隆……”。近日,笔者走在张家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看到安置点建设热火朝天,民房建设接近尾声,建制村公路硬化有序推进,5米宽的户间道路通到一家一户,广场、文化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紧张有序跟进,庄稼地里核桃、桃子和冷凉蔬菜长势喜人,林下土鸡养殖初见成效、前景可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正带领贫困群众奏响脱贫致富之歌。
张家坪自然村海拔1650米,拥有农户92户355人,其中贫困户30户128人。张家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涉及农户67户242人,覆盖了该村民小组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建设概算总投资1300余万元,建设内容包括民房建设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能源、环境保护等项目建设。该安置点按照“依山就势、适宜居住、保护生态”的原则,采取小规模集中安置与插花式安置相结合的形式安置农户。
为确保按计划脱贫出列,该村将任务措施做到村民小组、做到农户、做到每一个贫困人口,为该安置点农户制定了扶贫措施,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2016年,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建设,在当地群众安全住房拥有率达100%和基础设施明显完善的基础上,通过“产业发展、教育扶持、医疗救助、社保兜底”等方式,实现该村民小组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2017年,该村动员搬迁贫困群众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政府投入政策扶持资金,通过加大养殖业的扶持,开展农村适用新技术培训和输出劳动力的定向技能培训,确保农村常驻居民人均支配收入达到5000元。2018年至2020年,着力培育规模产业,加大养殖大户的扶持力度,规模投资300万元以上重点推广林下养殖技术200亩,同时加快土地流转,大力发展冷凉蔬菜种植和核桃种植基地双突破。探索尝试农业合作社生产模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初步实现农产品初深加工一体化,采用“市场+工厂+合作社”模式推动产业规模化、无公害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后期巩固和发展,实现贫困人口增收致富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双重目标,与全国、全省、全市、全县同步脱贫致富奔小康。
同时,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该村还强化基层党组织这面旗帜,充分发挥村组干部的带头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引领作用,在房屋等基层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上,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主动作为,为身边的群众树好榜样,确保各项目顺利推进。
“张家坪这个地点空气清晰,视野开阔,可以看到巧家全景,以后白鹤滩水电站建成蓄水后,这里将是一个很好的养生和观光地方。”中村村党总支书记张发德对笔者激动地说。目前,该村在推进安置点民房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同时,还与旅游和养生紧密结合,着远长远,确保群众稳定脱贫。
脱贫攻坚工作是一场硬仗,打赢这场硬仗也势在必行。笔者相信张家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采取的这一系列扶贫措施,一定能实现贫困人口增收致富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双重目标,与全国、全省、全市、全县同步脱贫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