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5-11-11 19:32绥江县属典型的山区农业贫困县,境内沟壑交错,坡陡谷深,交通滞后,信息不畅,部分偏远山区群众办事、办证极为不便。为着力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远、办事贵的问题,该县以行政审批事项下放为重点,积极探索建立“县务镇办、镇务村办、村务组办”(以下简称“三务三办”)服务平台,构建了“镇为主体、村为重点、组为末端”的服务格局,让群众办事不出镇村,甚至不出村民小组,缩短了办事时间,节约了办事成本。自今年3月启动“三务三办”以来,“县务镇办”办理事项167件,“镇务村办”办理事项4858件,“村务组办”办理事项9424件,涉及群众的60多个常规性证(照)在村组就能办理,为群众节约办事成本500余万元,真正把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实现了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绥江经验”。
一、主要做法
(一)权利下移,变群众跑为干部跑。为促进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常态化、长效化,绥江县将县、镇、村三级行政审批事项办理工作下移一级,组建了“县务镇办、镇务村办、村务组办”三级服务工作队,主动上门为群众服务。县务镇办。按照中央深化行政审批改革的有关精神,县直部门以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为目标,以“应放尽放、便民利民”为原则,根据《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采取下放、委托、授权等方式,将生育服务证、结婚证、木材采伐许可证、农村宅基地集体土地使用证等涉及群众的61项县级审批事项及审批专用章一并下放到镇,由镇一级负责审批办理,群众办理县级审批事项不出镇就可办结。同时, 16家县直部门派出负责审批事项的人员组成“县务镇办”工作队,每月定时巡回到镇开展一天现场办公,负责受理本部门的审批事项,并对下放到镇的县级审批业务进行培训和指导,确保下放事项有人接、有人办、有人管,使下放的审批事项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依法依规进行,实现了审批事项、公章、人员“三到镇”。镇务村办。将镇级审批、审核等服务事项下移到村,由一名镇领导带领民政、计生、城建、国土等站(所)负责审核的人员组成“镇务村办”工作队,带着公章、空白证(照)每月定时巡回到各村开展一天现场办公,负责审批、审核群众申请的镇级办理事项,确保每个月都有镇领导和干部职工到村指导、协调、督促工作。村务组办。将村级服务事项下移到村民小组,由村“两委”成员定人、定时、定点、定职、定责,每月到村民小组开展一天现场办公,负责收集群众办证所需的资料并为群众代办,同时开展走访群众活动,收集民情民意、调解矛盾纠纷、宣传解释政策,每月至少有一名干部在村民小组开展工作,实现了群众的事有人办、群众的困难有人管、群众的矛盾有人调,让群众经常看到干部的身影、听到干部的声音。通过“三务三办”,有效整合了县、镇、村、组四级服务资源,采取“办理+全程代理”服务模式,建立“服务+宣传解释”工作机制,运用直接办理、接力服务、全程代办、释疑解惑等工作方式,形成了上通部门、下达村组、直联群众的服务网络,解决了群众长期以来往返跑、多头跑的办事难、办事贵问题。
(二)“互联网+”,变干部跑为网络跑。绥江县以全省第一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综合平台建设试点县为契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站点全覆盖。在试点工作中,绥江县从基层党组织、党员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投入资金430余万元,在全县所有镇、村(社区)和18家县直部门建立了综合服务平台,确保为民服务“一竿子插到底”。服务“直通车”。加大对平台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确保村(社区)干部人人会用、人人能办,提高了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效率。绥江县将35家县直部门194项服务事项上传到综合服务平台进行宣传,18家县直部门73项办理事项纳入综合服务平台进行审批办理。同时,充分发挥综合服务平台党务管理和党员教育的功能,建立网上党支部,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服务工作,建立起联系服务党员的新纽带,搭建起教育培训党员的新平台。效果实打实。通过综合服务平台的网络审批功能,实现服务群众从干部跑变网络跑的新跨越。截至目前,共办理行政审批事项3773件,发送通知公告228条,政务公开事项136件,发送公文1029次,发送便民服务短信2.5万余次18万余条。
(三)评价倒逼,变干部说了算为群众说了算。绥江县将“三务三办”工作作为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破解偏远山区群众办事难、办事贵的有效抓手,列入全县重大民心工程,采取设立群众监督员、工作意见簿、投诉电话等方式,实现了群众评价倒逼,激发了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内生动力。监督体系畅。由各村民小组随机推选出3名群众监督员,对该组“村务组办”工作人员的到岗履职情况进行监督。在镇、村、组三级分别设立“三务三办”工作意见簿,由办事群众对承办人员的业务能力、工作作风、服务效果进行评价。同时,在县委组织部和各镇纪委设立投诉电话,负责受理群众对“三务三办”工作的投诉。结果运用实。在“三务三办”工作中,将群众对干部的监督评价作为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干部评先评优和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启动组织处理程序。目前,已下发督查通报4期,对工作中落实不到位的2名镇党委书记进行了约谈,对7名“村务组办”工作人员进行了点名通报和组织处理。服务效果好。通过群众监督评价体系,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高兴不高兴、群众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干部作风好不好、工作实不实、业绩优不优的重要标准,增强了干部服务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实现了群众办事不出村,干群关系一家亲。
二、几点启示
绥江县在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惠民政策基础上,积极搭建“三务三办”服务平台,着力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在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方面积极进行探索和实践,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群众至上是根本。只有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深入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和根本利益印在脑海、记在心间,始终把群众作为亲人来对待,把替群众办事、为群众谋福利作为自己的份内职责,才能确保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步伐迈得更深、更实、更稳。
(二)作风过硬是关键。党的事业根基在基层,关键在干部。基层干部工作作风直接决定着能否彻底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全县广大干部职工要始终坚持一线工作法,持续以“5+2”“白+黑”“晴+雨”的务实作风,主动变“坐机关”为“走村组”,变“坐等群众上门办”为“上门为群众办”,以真情服务赢得群众信任,获得群众支持。
(三)“四级联动”是途径。当前,群众对一些部门和少数干部的衙门作风深恶痛绝,特别是对部门工作人员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等现象反映强烈,这是导致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的“隔心墙”。要始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县、镇、村、组“四级联动”服务网络为抓手,大力推行“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变多次办为一次办、变被动办为主动办”的工作方法,千方百计为群众提供便捷、务实、高效的“一条龙”服务,使群众节约更多的时间、金钱成本,得到更多的实惠,感受到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使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成为“零距离”。
(四)解决问题是核心。群众工作的核心是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只有始终以群众利益为重、以群众期盼为念,把更多的资源投向基层,把更多的项目放在基层,把更多的政策向基层倾斜,实实在在解决群众最关注、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真正做到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真正把党员、干部当作了贴心人。
(五)群众监督是“法宝”。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监督是最好的“净化剂”。将党员干部职工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真开门、开大门、全过程开门,畅通群众参与的渠道,鼓励群众讲真心话、提真意见,各个环节都让群众来评判、来监督,确保制度落实到位,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各类腐败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和落实,实现监督工作全覆盖、全天候、无死角,才能确保制度的“刚性落实”,真正见到实效。 中共昭通市委督查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