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5-09-28 16:44记者 范云
全市扶贫开发暨“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和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会议为昭通的脱贫制定了时间表和行动计划,本报将连续推出12期我市“向贫困宣战”的系列访谈节目,今天接受采访的是市扶贫办主任王华国。
记者:请王主任介绍一下全市扶贫工作的现状与形势。
王华国:昭通是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属云南省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全市11个县区中有10个县区被列入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同时也是片区县。
“十二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扶贫攻坚工作摆在工作的首位,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4年来,全市共解决和巩固了61.13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贫困发生率从37.5%下降到25.71%,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24元增加到6497元。但横向比,我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发展缺乏支撑、劳动力素质偏低、基本公共服务落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状况仍然存在。到2020年只有5年多的时间了,所以任务艰巨,压力巨大,时间紧迫,我们只能勇往直前,奋力拼搏。
记者:在扶贫攻坚的工作中,我们面临什么样的挑战与机遇
王华国:挑战主要有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基础薄弱、发展条件差;产业发展缓慢、群众收入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民生改善难;扶贫开发投入不足、脱贫难度大等问题。
机遇主要有,一是政策环境更加向好,为我市加快扶贫开发进程带来了良好机遇,提供了广阔空间。二是发展基础更加向好,我市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机遇好,将有力地推动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加快全市扶贫开发步伐。三是社会氛围更加向好,贫困群众不甘落后、致富奔小康的愿望更为迫切,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扶贫开发的氛围日益浓厚,特别是今年全面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以来,各级各部门深入贫困乡村、贫困户,开展工作,带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
记者:我市扶贫攻坚的目标与任务是什么?
王华国:总体目标就是到2020年实现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即: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具体目标就是实现“贫困行政村四通四有、特困自然村五通一有、贫困户十有一保障”(贫困行政村通硬化公路、通电、通卫生自来水、通广播电视及通讯,有卫生室、有文化活动场所、有小超市、有学校;特困自然村通公路、通电、通卫生自来水、通广播电视及通讯、通硬化户间道,有文化活动场所;贫困户有安全住房、有干净卫生水喝、有稳定电用、有学上、有病能医治、有饭吃、有衣穿、有稳定增收的产业、有能致富的技能、有高稳产农田,参加新农保及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
围绕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要抓好脱贫、摘帽、出列、增收4项重点任务。脱贫,即平均每年实现23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到2020年全市133.6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基本消除绝对贫困;摘帽,即2018年绥江县、威信县、昭阳区实现摘帽,2019年大关县、盐津县实现摘帽,2020年鲁甸县、巧家县、彝良县、永善县、镇雄县实现摘帽;出列,即平均每年实现15个左右贫困乡镇、140个左右贫困村出列,到2020年85个贫困乡镇、82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增收,即贫困乡、贫困村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通过实施一系举措,到2020年,力争实现“8有到村”(水、电、路、通讯、学校、卫生室、文化广场、小超市八到行政村)、“5看到户”(实现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四看劳动力素质强不强、五看村容村貌怎么样)。
记者:我们将采取哪些措施来保障任务的完成?
王华国:一是抓实扶贫工作任务,二是做好“十三五”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三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四是充分发挥行业扶贫的主导作用,五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六是抓好抓实“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七是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八是从严从实加强督查和考核。
我们坚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努力下,昭通的贫困群众一定能够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