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8-07-07 23:37数亿年前的地球,曾发生过一场剧烈的地壳运动。
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随之诞生,而在云贵高原紧靠四川盆地的边缘,慢慢形成了一条横贯东西的雄浑山系,最终演变成了云贵高原的门户,它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乌蒙山脉。
日月更替 ,斗转星移,连绵不断的乌蒙山用潇潇的风声和奔腾的江河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秦开五尺道,汉筑南夷道。盐津豆沙关深深的马蹄印见证了南丝绸之路曾经的辉煌,奠定了昭通“咽喉西蜀、锁钥南滇”的独特区位优势和历史地位。
公元794年,大唐帝国御史中丞袁滋奉命赴滇,册封南诏国。盐津豆沙关峭壁上的“唐袁滋题记摩崖”,是国家、民族、边疆、团结统一的见证。
公元1731年,云贵总督鄂尔泰上书雍正皇帝改乌蒙为昭通,喻为“昭明通达”之意,并由四川划归云南。
昭通底蕴深厚,人文生辉。近现代诞生了罗炳辉、刘平楷、李国柱、张开儒、龙云、卢汉、曾泽生、姜亮夫等著名人物。
解读昭通厚重的历史,每一篇、每一页,都在奋斗与崛起的交相辉映中坚韧前行,生生不息。
1935年初春,中央红军长征在威信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作为革命家和诗人的毛泽东,挥毫写下了“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的豪迈诗篇。
昭通这片神奇的土地,背靠云贵高原,面向四川盆地,风光旖旎,气候宜人。
这里有神秘莫测的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国际重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山包,瀑布之乡大关黄连河,世外桃源铜锣坝。这里是世界天麻的原产地,也是中国南方最大的优质苹果基地。
昭通资源富集,已知矿产30多种。煤、硫、硅储量居全省首位。水能资源富甲全滇,境内金沙江流域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3座巨型电站装机量超过两个三峡,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照亮了半个中国。
秋城昭通、夏无酷暑,是休闲纳凉的好地方。2018年,昭通入选首批国民旅游休闲胜地。
1904年,马铃薯从美洲传入昭通。一百多年来,马铃薯成为乌蒙山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今天的昭通已成为云南马铃薯主产区,种植面积占全省三分之一。
每年春分过后至清明前夕,正是马铃薯种植的季节。乌蒙山的村村寨寨都忙于播种。远望大山上的村民,一队队、一行行,所有人都享受着阳光和雨露的滋润,企盼丰收季节的来临。
优质的马铃薯需要清洁的生长环境。昭通马铃薯糯、香、鲜,每一口都是大地对舌尖的馈赠。
昭通发展马铃薯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在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声中,紧扣省委、省政府提出云南要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的目标,按照良种、良法,高度组织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三个全覆盖”的措施,着力打造中国南方优质马铃薯生产基地,立足大西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中国马铃薯优质种薯扩繁基地。
2015年1月19日,一直牵挂乌蒙山区贫困群众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昭通,就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调研。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
一定要真抓实干,要采取更加倾斜的措施,把扶贫工作全力抓好。
乌蒙磅礴,春潮涌动。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作为。
在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脱贫攻坚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中,昭通抢抓机遇,全面实施脱贫攻坚、交通先行、产业培育、新型城镇化、教育兴昭、生态文明“六大战略”,着力做好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转移就业“四篇文章”。努力把昭通建设成“引领区域发展的滇川黔省际中心城市”、“滇川黔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昭通的发展踏上了新征程。
今天的昭通大地,正发生着数不清的变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如火如荼,高速公路穿山越岭,纵贯南北的成贵、渝昆高铁蓄势待发,万里长江第一港作为云南连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门户,地位日益凸显,昭通机场航线版图不断拓展。半城苹果满城香,一个集产城融合、城乡一体、一城三区、若干特色小镇的昭通城市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磅礴厚重的乌蒙山亘古不变,它始终巍然矗立在滇东北广袤的土地上,和那条从乌蒙山脉中穿行而过的金沙江一起,顺着古道新途的经脉,汇入世界经济的大潮,去迎接属于它自己发展的黄金时代!
来源:昭通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