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阅读昭通·群山|《寒门》(节选)

 2019-06-04 15:18  来源:昭通新闻网

内容提要:小说以云南某偏僻山村为创作背景,村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飞出穷山沟,到大城市里去生根开花,他们在一条朝天的路上挣扎拼搏,梦想着有朝一日奔出寒门:他们从不妥协与高考抗争,有上天入水的科幻梦想。读书、考试是他们在苦难深渊里改变命运的唯一通道。现实与理想交融,苦难与阳光并存。谷壳里的天空,小中有大;底层人的命运,实中见虚。寒门内外,恩怨交织;冷暖之间,唯有自知。作者力图描绘一幅乡村学子锲而不舍的众生百相。

◆ 吕 翼

冯维聪的飞机,发动机烧的是柴油,一点火,就声嘶力竭,满地黑烟,浑身颤抖。赵得位让他换成汽油的,他不换,他说,你不懂啊,烧柴油的力气大。

赵得位说,要不,你可先做简单的东西,从易到难,也做些准备,积累一下经验呀什么的。

冯维聪说,我是想先飞起来。

两个多月后,冯维聪的飞机制造完毕。他让冯天俊帮助他将飞机弄到村子里的场院里,然后提一个破铜锅,用一根木槌,一边敲一边走一边喊:快来看飞机!快来看飞机!

他走一步,那破锅就响一声。

那阵子正是寒假,在外打工的大人、在外读书的孩子全都回来了,下田种地的人们也都进入农闲。大伙一听叫看飞机,真是稀罕事:碓房村有人制造飞机了!都不相信,十分惊奇,都涌到了场院里,不一会儿,场院里都挤满了人。

人气还特旺的。

人越聚越多。冯维聪头戴赵得位拿来的摩托头盔,从容地坐上飞机,在噼噼啪啪的掌声中,冯维聪点火发动,飞机沿着场院的边上缓缓走动,也就十多米,飞机打了个咯,颤抖了几下,停下来不动了。

冯维聪再次点火,飞机一点声音都没有。

是没有油了吗?

冯维聪检查了一下,油根本就没有烧掉,至少还有30升。

是火花塞给堵住了吗?

赵得位拔下火花塞,掀起衣裳又擦又吹,还是不行。

是发动机坏了吗?

冯维聪觉得这可是个大问题,可如果真是这样,一时是解决不了的。

大伙儿一阵哄笑,说各种风凉话、做鬼脸、吹口哨的都有,冯天俊觉得自己脸上皮肉在抖动,受不了。他为哥哥感到害羞,但又没有一点办法。

赵得位忙跳到高高的谷草堆顶上,冲着大伙叫道:有什么好笑的!大伙听着,任何发明创造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年的诺贝尔、爱迪生、伊戈尔、伊万诺维奇·西科斯基……最早不都是这样的吗!他们还不如维聪哥呢!但是后来,他们在失败的基础上,都成功了,推动了整个社会、整个世界的发展,他们都成了伟人!大家不要小瞧维聪哥,他可是一个有想法的人,是个有创新精神的人,一个脚踏实地的人!这次飞不起来,不等于不成功,请大家耐心等待……

赵老师来到了场院上,正好看到冯维聪试飞不起的沮丧。赵老师拍拍冯维聪的肩,又摸膜他的脸:了不起!既然是个不会停步的人,就不用露出这样的一块苦瓜脸,你是我们碓房村的第一,你的发明已经记录在我们的校史上了。

赵老师说的校史,是教室里的一面墙,这些年来的学校发展,这个学校走出的人才和发生的大事,全都在里面。虽很简洁,但图文并茂,很有看头。记录冯维聪,赵老师画的是一个机器人儿和一架飞机的简笔画,旁边写着冯维聪的名字,再加上一个括号:发明家。

发明家。冯维聪摸摸脑袋:我都成了发明家了!

你不仅是个发明家,还是个资深的发明家,好多大学生还不如你呢!因为,他们都成了书呆子……赵老师说。

5天以后,冯维聪的飞机再一次起飞。马达轰鸣,螺旋桨开始旋转,一股黑烟过后,飞机摇摇晃晃,离开地面,穿过白杨树梢,在空中盘旋。冯维聪坐在飞机上,掌握着方向盘,先是一阵紧张,再是一阵兴奋。

在天空中,他高兴得大叫:我终于飞起来了!我终于飞起来了!

场院上欢呼声一阵接着一阵。其中,赵老师的声音最大:我早就说过,维聪了不起!维聪真行!维聪会成功的!

冯维聪飞了起来,往下一看,脚下的人小了,谷草堆小了,树矮了,房屋都小了。那些庄稼地,那些田畴,像一块手巾一样丢在那儿。冯维聪从没有这样全景式地看到过碓房村。飞翔的梦想终于实现,他激动得浑身发抖,以至于好几次都几乎握不稳方向杆。上面是蓝蓝的天空,身边是缓缓飘过的朵朵白云,脚下是严冬季节里荒凉的稻田,也许再高一点,他将会看到更为美丽的图画,感觉会更特别。他努力试了两次,想再往上飞,但却不行。冯维聪便平稳着向前滑行。冯维聪想,我从来没有这样开心过,我从来没有这样飞翔过,原来我们的村庄这样小,原来我自己是个井底之蛙……

飞翔好呀,飞得越高越好,飞得越远越好……

不知道飞了多长时间,也不知道是飞到了什么地方,冯维聪看了看油压表,里面的油已经很少了,冯维聪想着要将飞机飞回去,可是方向杆失灵了,怎么打,那方向就是调整不过来。他汗水都急出来了。他急着想停下来,可是这个时候,他却不知道如何降下。他松掉方向杆,不行。松掉油门,也不起作用。当时研究飞的时候,总想着是要让它飞起来,飞得越远越好,飞得越高越好,就没有想到,如何降下来,这成了他没有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嘿!当时就没有想到要如何降下来。

降不下来了,怎么办呢?

降不下来也好,能到哪儿就到哪儿吧……

天空,云朵,阳光,特别冷的风……冯维聪管不了这么多了,他醉了,醉得很到位。曾经有一年,家里请人插秧,爹从镇上打了几斤苞谷酒回来,一院子的人喝得满面红光,一个院子都在吵吵闹闹。本来,大伙儿都在生活的重压下沉默寡言,忍辱负重,现在,酒点燃了他们的激情,酒为他们的生活增辉添彩,酒让他们想说想吼想闹。冯维聪知道了,酒是好东西,是快乐生活的启动器,就趁大人不注意,悄悄地倒了一土碗白酒,坐在谷草垛上喝。那酒先是苦,再是辣,后来却是香的。冯维聪学着大人的样,喝一口,慢慢品一会,到了月色如霜的时候,冯维聪已经醉得不省人事。

醉酒的感觉挺好,冯维聪不知不觉就睡过去,不知不觉地醒过来,再又不知不觉地睡去。醉酒还可以忘记劳累,忘记忧伤,忘记钱,忘记考试呀什么的。

现在,冯维聪居然醉了,他不是喝酒醉,也不是醉在草堆里,他是因开飞机而醉,他是醉在了天上,醉在了高高的白云层里。他闭上眼,抱紧头,醉着醉着,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冯维聪才醒过来。做了些什么,经历了些什么,他一概不知。看着床前的爹、妈、冯天俊、赵得位和赵老师,他摇摇头,说,你们,是什么意思?我是不是又犯病了?

原来,冯维聪那天把飞机开到了另外一个山头,油已经烧干,无法再继续,飞机便跌落在一片割尽苦荞的荒地里,好在冯维聪除了因震动而昏迷外,并没有受太多的伤。

过了两天,冯维聪摇摇晃晃走出医院大门,回到碓房村。村子里的人一脸惊讶。大伙都以为这个疯子会被摔得尸骨不留,早就永远离开了碓房村和这个世界,想不到他除了脸有些肿外,居然连走路都不要人搀扶。

飞机不好飞,而且差点要了人的命。天上飞的不好研究,冯维聪就转向研究机器人。他想干啥就干啥,家里根本就不干涉他,村里的人对他敬而远之。只有赵得位会直言不讳地问:在你的飞机还需要改进的关键时候,你却改行,行吗?

冯维聪说,我想让理想和现实同步。

理想和现实?什么理想和现实?在他这个人面前,理想和现实到底是什么?他说得就是怪,你根本弄不清他的真实想法。

此前,冯维聪曾设计过第一个机器人,小小的,中学生画图的圆规那么大。嘿,你别说,真的是冯春雨用过的旧圆规改做成的。那个机器人,手脚是僵的、直的,但是它会唱歌。它发声的原理,是冯维聪用铅笔芯涂成长短不一的条儿,做成半导体。机器人动一下,触到了半导体的键上,声音就响起来。他精心设计了,让机器人唱的歌是“幸福的花儿心中开放,爱情的歌儿随风飘荡,我们的心儿飞向远方,憧憬那美好的革命理想……”那声音有点电子琴感觉,但更像是鸭子在叫。

冯维聪决定把它送给冯春雨。

一个周末,冯春雨从学校回来,到处找冯维聪。冯维聪像是条懒蛇,紧紧缩在谷草堆的深处。

你出来呀!冯春雨拍拍金黄而结实的草堆说,我都看见你的屁股了。

冯维聪往里缩了缩。

冯春雨又拍了一下草堆:怕我吃了你吗?我是冯春雨呀!

冯维聪神神秘秘地钻出来,他的双手在后背收着。

冯春雨看他畏畏缩缩的样子,有些好奇:你这是干啥?

冯维聪说,给你的礼物……你猜是啥,猜到我就给你。

冯春雨说不知道,她也不想猜。

冯春雨表现得有些麻木,这让冯维聪心里多少有些不愉快。不过他还是将收在后面的手伸了出来。冯春雨一看,是一个小机器人儿,小小的身体,小小的脸,可爱的小眼睛和嘴角儿。

冯维聪说,你看看它像谁?

冯春雨说,像我,对吧?

送给你,我们的小宝宝,冯老大。冯维聪说,它应该叫你妈妈了,叫我爸爸。

你说些什么呀!冯春雨脸红了:你是不是脑子真的进水了?

冯维聪说,你读书去了,我没有人说话,我好孤独,看到它,我就想起你,感觉到你就在我身边。

冯春雨说,哥,我在你身边有什么用呀?你得保护好自己,让自己开开心心的,快快乐乐的,健健康康的。

冯维聪:呃……

你的飞机呢?我听说你制造飞机了?该不会是骗人的吧?冯春雨睁大眼睛看他。

真的真的!只不过我读书少,好多原理我还没有掌握……要是你能参与进来多好……

冯维聪一边说,一边领她去看。当冯春雨看到的是一堆杂乱无章的废铁和木材时,显得有些不耐烦。

冯春雨说,你安心保养身体才好,干这些事情,好无聊呀!

说着,她随手将那个机器人放在草垛上,一甩手就走了。

不管有聊还是无聊,冯维聪是将他的梦想进行到底的人。现在冯维聪开始琢磨第二个机器人,他的做法依旧是就地取材,其实并不算是机器人,而仅仅是个木头人,是粗糙的木头人。他先是将檐后堆着的风干了的白杨树、山榉子树锯断,将表皮刨光,在关节处打眼,上螺钉,装上一个头。木头人的脸是用硬纸壳画的,一片红一片绿,眼睛大大的,嘴巴小小的,嘴角往上挑,嘻嘻地笑。木头人的头上,冯维聪则给他戴上爹的沁满污垢的硬壳毡帽。


作者简介:吕翼,彝族,昭通日报社总编辑、昭通文学艺术家创作中心主任;在《人民文学》《民族文学》《中国作家》《大家》《雨花》《边疆文学》等发表小说多篇(部),有作品入选《小说月报》《作品与争鸣》《2005—2015中国少数民族小说精选》《2018年度中国中篇小说精选》等;出版作品有《寒门》《割不断的苦藤》《岭上的阳光》等十余部;获云南省文艺精品工程奖、云南省德艺双馨青年作家奖、云南省优秀期刊编辑奖、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学精品奖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五届高研班学员,中国首届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中共云南省委联系专家。

《寒门》是最现实也是最历史的故事。在中国,芸芸众生的梦想和奋斗大抵与考试有关,由“寒门”到“龙门”,是生之大欲,也是生之大苦。吕翼此书,道尽个中滋味,沉郁顿挫,悲天悯人。

——中国作协副主席 李敬泽

小说着力于在生存深渊中奋力上进的农家子弟,以难以想象的艰难高考作为故事的动力源,在复杂的世情中,将同源异向的成长叙事推向各自的极致。以浊流汹涌的力道,表达水落石出的渴望,成就了这部汇聚了万端感慨和万般同情的独特长篇。

——《人民文学》主编 施战军

当高考成为乡村子弟摆脱贫困和卑贱身份的唯一途径时,不仅会创造“鸡窝里飞出金凤凰”的欢喜,而且也会造成难以想象的人性扭曲和人间悲剧。《寒门》非常真实地描写了这一社会景象,令人唏嘘,也令人沉思。也许我们的社会结构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为什么不能给乡村贫困子弟多开辟出几条通往幸福的路呢?

——著名评论家 贺绍俊

这部作品在大故事中套小故事,使情节丰满多姿。看似一些平凡的故事,却具有传奇的色彩。冯维聪制造的各种机器人中,还有一个为冯天俊代考的机器人,充满了传奇魔幻的色彩。这一切都和人物的命运休戚相关,使小说有引人入胜的魅力。

——著名作家 张永权

《寒门》中兄妹四人均怀有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的梦想,这是科举制度几千年以来每一个书生的梦想,是每一个农人摆脱穷苦命运的出路,而在这个理想或梦想的背后,是农人艰苦生存的大环境……吕翼写出了面对这个背景与社会问题下一代人的精神状态,一代人的命运遭际。这足以让人起敬,他是一个有勇气,有良知的作家。

——著名作家 朱子青

《寒门》立足批判现实,似乎还不完整。这里面其实暗含着讽刺,不仅讽刺高考的冷酷无情,还讽刺世间命运的无常,以及人生妄求。从这个意义开掘,《寒门》才会摆脱沉重的躯壳,获得更为超脱的普世价值。吕翼的讽刺不是冷血调侃的,恰是基于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融入骨血的爱。悲天悯人,是许多读者读过小说后对作品共通的感受。有了这个基点,坚硬与荒诞才获得平衡,成为一对孪生兄弟。

——《人民日报》记者 徐元锋


相关评论:梦想的破灭与再生

审核:彭念敏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彭念敏
责任编辑:李丽娟
标签 >> 文学 阅读昭通 群山 
捐赠信息